坐落在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环境幽静的农垦名城宝泉岭的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建校60年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立足立德树人,服务经济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队伍强、实训条件好、特色鲜明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多年来学校立足长远发展,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逐步形成了学进去、研起来、做出来三环节的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发展之路。

一、学进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工匠之师”。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校领导从广泛教科研,更新观念提升水平;加强培训培养,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做出了明确的规划部署。
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培养教师业务能力。五年来外聘专家到校为全体教职工开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工匠精神与师者修养、合理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课堂教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等主题的校本培训近10余次。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教师培训要求,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外派专任教师参加省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国培、企业实践,五年来全员轮训率达110%。
充分利用合作企业优势,选派教师企业实践,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五年来选派教师到中德诺浩、达内、商蜫等合作企业共11人次,实现专业课教师提升实践能力与指导学生跟岗、顶岗实习的双重效果。

有德方能服人,服人方能育人。师德是育人的基本起点,学校坚持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利用开学初校本培训、全校教职工大会、集体教研等时机组织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精神。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理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研起来。重教研、勤交流,多种方式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定期组织专题教研研讨、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相长及课堂教学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定期组织教研,近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每学期各学科组织教研活动3次,要求教研有中心发言人、有反馈,并做到学校领导把脉、学科全体教师参与。研讨内容涵盖“识、学、教、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小组互助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定期开展公开课展示研讨。近几年学校一直坚持每学期开展学科内公开课2次,每学年组织1次校级公开课的教学活动。通过按计划开展高级讲师展示课、获奖作品观摩课、校内公开课赛等教学活动,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给广大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教学质量。
潜心研究课题,2011年以来,学校教师的课题研究从无到有,成果显著,立41项、结题31项(其中:国家级部门课题4项、省级11项、总局级3项、校级13项)、在研10项,研究内容涵盖教学模式、实训室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各方面,着力将科研课题服务于一线教育教学。

三、做出来。有所为须有所获,切实做出成绩是检验队伍建设质量的最佳标准。一年一度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学生技能大赛,被誉为“职教师生的奥林匹克”。
学校自2010年以来,有46人次教师23件作品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获国家级三等奖1件,省级22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件。2012年以来,学生累计参加17个赛项的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省级94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9人次;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2人次、“省级优秀指导教师”15人次。2012年至今,学校连续参加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交流活动,获国家级117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23人次;学校4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并荣获1次“卓越组织奖”。
大赛是助推器、展示台、检查站,学校历年参加教学比赛、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展示活动以及取得的成绩,正体现出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化教学的先进性和实践教学条件的优越性得到了认可。学校也正倾学校各方之力,推动师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综合素养、对口就业率、升学率的明显提升以及企业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单位,正以其坚定的决心、扎实的作风把十九大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并以创新性思维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以实现创建办学质量高、学生出路好、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一流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