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退出计划经济最晚,在经济领域我们受计划经济的桎梏影响最深。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深化改革,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要通过改革为学生实现梦想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新时代的龙江青年渴望创立自己的事业,我省教育战线的同志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为新时代青年学子人生梦想的美好梦想提供各种机会与平台。
二、正视差距,我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从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沿海发达省份同类院校相比,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等诸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守旧,传统教学模式落后。
有的院校创新创业仍然停留在“以教师、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个别创新创业教师既没有创业的实践工作经验,也不具备相关的专业学术背景,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被忽视,其创新意识也很难被激发,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二)标准不高,培养方案设计不足。
一是培养目标没有明确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不足,许多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等课程,但重点是围绕如何就业,缺乏个性化引导及针对性;三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下,我省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多是基础性为主的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有关的少,缺少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课程。
(三)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有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思路单一,方法落后,过于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忽略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课程内容不创新,对新知识、新技术引进能力有限,专业能力专业能力落后,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不接轨,缺乏社会认可度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力。
三、适应新时代需要,加快我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改革
(一)形成共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应以激发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价值理念传导,要转变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统筹、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衔接,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我省高职院校必须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入手,在分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基础上,着力构建职业型、专业型等不同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一是全覆盖,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理念教育;二是有侧重,面向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在充分考量其学科专业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型”的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我省省情、院校实情、学生兴趣爱好,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提档升级,形成与学生专业相匹配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人才培养目标;三是搞回炉,构建“职业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创新创业先行者和初创者群体开展继续教育,帮助创新创业者平稳度过。
(二)全力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不断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优化,全面提高教师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的传授驾驭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三)形成合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在共享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省高职院校应整合资源,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集合“产、学、研”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共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规律,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和方法,协同共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充分体现联盟的平台效应和资源优势,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解放思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我省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