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哈尔滨华德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邓维娜:引导学生留省就业创业助力龙江全面发展振兴
2019-03-18 15:56: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当下,黑龙江省正处于全面发展振兴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省做出的重要指示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省的全面发展振兴下达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入学习好、深刻领会好、全面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上来,推动我省全面发展振兴迈向新阶段,开创新局面,是龙江各行各业的核心任务,也是每一个龙江人的使命和责任。

  人才是推动发展振兴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龙江的全面发展振兴培养“留得住、下得去(到基层去)、用得好、又上的去”的人才。而引导学生留省就业创业,在黑龙江省全面发展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则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黑龙江省毕业生留省就业情况统计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黑龙江省201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6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为114988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216856)的53.03%;当年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省内就业率分别为44.34%、31.80%、45.78%和71.12%。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黑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7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为119766人,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为55.83%,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当年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留省就业率分别为48.25%、32.37%、51.68%和68.97%。

  通过2016年、2017年的《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目前我省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不高,且本科及以上层次毕业生的留省就业率均低于平均水平,博士生、硕士生等高层次人才的留省就业率更低。因此,提高毕业生的留省就业率,特别是本科及以上层次毕业生的留省就业率已经成为龙江发展振兴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将龙江主题贯穿“大思政”教育内容之中,引导学生留省就业创业

  让龙江学生留省就业创业,必须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暨由“发达地区就业”向“家乡(或第二故乡)就业”转变。如果学生的思想观念不转变,仅靠为毕业生搭建平台、推送信息、建立台账等方式,往往很难实现毕业生留省就业率的有效提升。而转变学生思想观念的最有效途径是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暨开展以让大学生“知省情、爱家乡(省外学生是第二故乡)、明责任、做贡献、留省就业创业、助力龙江全面发展振兴”为目标的“大思政”教育活动。这一教育活动贯穿学生大学全过程,需要学校全员参与联动,特别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学工、就业、团委、创新创业等部门。

  一是加强龙江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龙江特有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自豪感。

  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黑龙江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一代又一代的龙江人在民族解放斗争和国家发展建设中前仆后继,谱写可歌可泣篇章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龙江文化,凝练出了属于龙江的精神内涵。通过龙江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龙江特有的精神内涵,能够激发大学生对龙江的认同感,激发龙江学子,特别是黑龙江本省学生的自豪感;从而增加学生留省就业创业的意愿。

  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年代,东北抗联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奋起抗击侵略者,凝练出英勇不屈的抗联精神。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黑龙江省做为共和国的长子,不但无数龙江儿女踊跃参军、流血牺牲,而且以自己丰富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石油、煤炭等原材料支援了国家建设,成为国家的物资供应基地……,而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正是以龙江人豁达、豪爽与慷慨等性格因素为基础形成的。在龙江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过程不但孕育了特色明显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更是凝练出了顽强拼搏的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而这一段段历史所传承的龙江文化,龙江精神依然在被一代代的龙江人继承并发扬,继续鼓舞一代代的龙江人砥砺前行,发展振兴。哈尔滨华德学院为例与东北烈士纪念馆合作,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搭建抗联文化、龙江文化学习展示的平台,系起抗联精神、龙江精神传承的纽带;派出师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龙江历史、龙江精神的内涵理解。

  二加强龙江省情教育和龙江振兴举措宣传,增强学生自信心和龙江的凝聚力。

  黑龙江省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发展优势。我们有覆被率达41.9%大森林、有300余万公顷大湿地、有7600万亩大草原、有2400余种高等植物和超过400种高等动物……,除此之外龙江还有大河流、大湖泊、还有大农业、大油田、大口岸……。可是我省的学子对这些资源和发展优势的知之甚少。相当一部分省外生源的学生对黑龙江省的认识仅限于寒冷气候造成的冰天雪地的和东北边疆的地理位置。加强龙江省情教育,让他们增加对龙江的了解,让他们发现龙江丰富资源和独特优势中蕴含的就业创业机会,激发他们对龙江的热爱,能够树立他们地域自信,增加学生留省就业创业的意愿。

  对学生进行省情教育,不可避免的要触及到龙江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困难、正视困境;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宣传龙江为克服困难、发展振兴而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利用各种时机,采取多种方式向学生宣传、讲解政策和措施,让学生了解政策、理解政策、运用政策,使我省出台的政策和措施真正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发挥作用。哈尔滨华德学院利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每月一讲”活动的机会,向广大学生介绍我省最新出台创业贷款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利用解答学生创业咨询的机会向学生宣传我省简化办事流程,推动“最多跑一次”等措施。通过龙江振兴举措的宣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到龙江为振兴发展做出的努力,从而增加龙江的向心力、凝聚力,助力学生留省就业创业。

  三是大力宣传省内就业创业典型,与龙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引导学生结合龙江地域特色选择创业项目。

  宣传省内就业创业典型,能够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做好“学在龙江、服务龙江、扎根龙江、创业龙江”的全面准备。与龙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感受龙江、了解龙江。学生在合作企业学习(实习)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渐走出校门、融入龙江的过程,一次好的龙江企业实习,是引导学生留省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在学生咨询创业项目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我省的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选择创业项目,通过创业实践使学生的自我发展与龙江发展振兴联系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拼搏在龙江、植根于龙江。

  就哈尔滨华德学院而言,我们不仅要继续扩大聘请黑龙江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和我校优秀创业校友担任大学生校外创业创业导师的范围,还将通过“每月一讲”等活动让他们讲述自己在龙江的创业历程;同时通过校园广播、展板、墙面展示、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他们的创业故事,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省内创业典型的宣传氛围。我们与哈以孵化器(爱立方孵化器)合作,共建哈尔滨市呼兰区大学生创业园;与哈尔滨云创咖啡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基地;让龙江的资金、人才、政策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把学生的根留在龙江。

  三、“大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留省就业创业的效果

  根据《哈尔滨华德学院201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7年我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为58.01%,高于全省55.83%的总留省就业率,以及51.68%的全省本科生留省就业率。

  目前,我校已有黑龙江省亿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甲子、哈尔滨畅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凤舞、哈尔滨仟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吴离,哈尔滨圣宝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全波等多名毕业生、在校生在黑龙江省创业。特别是我校大二学生、黑龙江省禾嘉沃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卜仁杰的创业项目“龙米(五常大米)订制”获得第二届中华职教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

  人才是我省全面发展振兴的第一要素。能够有效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一切发展振兴工作都将纲举目张。做为一所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哈尔滨华德学院有决心、也有能力为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并留住更多应用型人才,助力龙江全面发展振兴。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