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鹤岗师专赵玉荣: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民族未来发展
2019-03-18 15:26:1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2018年11月19日,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印发了《全省教育系统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通知。开展大讨论。紧紧围绕省委明确的讨论内容,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提出了20个重点讨论题目。通过开展“百名高校书记校长谋振兴”“百名高校专家学者议发展”“百名高校院系院长谈改革”“百名教育局长和中小学校长话新篇”“百名支部书记讲保障”系列访谈等方式,使教育系统的大讨论联动起来、融合起来。形成高校服务龙江发展方面的问题短板清单和“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五唯”事项整改清单。

  开展大攻坚。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形成集中攻坚项目库,制定实施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高校围绕制约改革发展突出问题和服务龙江振兴发展的实践形成工作成果。

  为了深入落实《全省教育系统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我们鹤岗师专开展了院系主任、专家学者及专业带头人等多层面的研讨改革与发展的研讨会,本人作为鹤岗师专人文系系主任及省级重点专业--语文教育专业带头人,深知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而教师教育专业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更是决定民族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奠基事业,本人就此具体阐述如下: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着和弘扬者,是建设美丽中国和托举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重要力量。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师傅”。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牢牢确立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牢把握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核心立场,牢牢树立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导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我国已形成了一支规模居世界前列的教师队伍,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升,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教书育人的楷模典范,充分展示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魅力,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今年9月7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前印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面部署教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出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军令。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新阶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师德为先,把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要坚持能力为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营造有利于教育高端人才成长的环境,造就一批教育家。要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师资配置,促进教师交流,加快缩小差距,使各级各类教师队伍的结构上科学合理,规模上满足需求,质量上显著提升。要坚持改革创新,改革教师收入分配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退出制度,完善教师考评标准,健全教师社会保障制度,以开放的思路、灵活的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教师队伍建设,让广大教师育人环境更好、发展空间更大,使教师成为全社会更受尊敬、更令人向往的职业。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奠基阶段。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标准来突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成为世界许多教育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中国也不例外。2012年2月10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正式颁布,他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颁布,顺应了国际教师专业化的趋势,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是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推进我国教师队伍的法制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专业标准》的构架由基本理、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内容由三级指标体系构成。第一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第二级指标体系为领域,分别规定了每个维度所包含的领域,共有十三个;第三级指标体系为基本要求,分别规定了每个领域的若干项具体要求,共有六十项。

  因此,我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把研究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放在了诸项工作的首位,而本年度重中之重工作——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改革。

  本人作为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团队带头人,深知学校“师范特色”引领学校发展的战略重要性,重中之重——就是与基础教育行业市场需求的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挖掘,这是我们专业生存与发展人才培养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实施竞争力的纲领与总开关——就是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本次教学教学计划在国家、行业、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设计的指导下,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力争完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特色素养的人才培养任务。为此本人带领带领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多渠道调研人才市场行业需求及考取教师资格证实现专业二级认证的需求,深入挖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多次分析研究语文、历史、地理教育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并进行深度教学改革,先后7次进行系部班子、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等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及系部教师大会的宣传推介,已经完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体系。

  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上述教学计划改革仅仅是总纲领,要做大做强,还需要政策导航、机制保驾,需要完善规范师范生考核录入,需要强化教材体系、培养师资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师范生培养环节,需要改革小学教师的考核淘汰体制。同时更需要提升小学教师经济及社会地位,使小学教师成为全社会都尊敬都羡慕的职业。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