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李海军:扎根龙江大地,努力办好“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2019-03-18 15:05:57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今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1月27日国务院批复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这一系列重要事件具有跨时代里程碑意义,开启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纪元。

  2017年10月31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通知》,为我省高职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省现有高职院校42所,297个专业,在校学生190211人,近3年毕业生省内就业仅占45.26%,这与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差距很大,与助推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差甚远。

  如何办好高职院校,为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为此应扎根龙江大地,办好“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一是要办好“当地离不开”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与重要使命,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方面高职教育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高职院校通过教育培训和技术(产品)研发为当地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支持,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行业性特征;另一方面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坐向标,帮助高职教育找准办学定位,带动和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为此,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须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我省是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高职院校建设要紧贴当地人才需求,对接当地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标准,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要从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升级到引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轨道上来,始终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打造行业、企业可信赖的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当地离不开。

  二是要办好“业内都认同”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专业群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石,专业群的建设应以集团化办学为平台,紧跟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潮流,建设领先行业、企业实际生产的实训基地;培养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能为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团队。要把专业群的起点定位于优化专业布局上,着力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学校办在开发区中间,实现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实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密切产学研合作,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性。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制定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在大中型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试点,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实施职教集团建设项目,鼓励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建设区域型、行业型、连锁型职教集团,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为此,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要结合我省实际,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精髓,创新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建立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发展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工学结合,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打造一批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服务精准的品牌专业,提升对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撑服务水平。加大对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涉农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

  三是要办好“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的发展目标。我国高职教育不仅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要放眼国际,在世界高职教育的舞台上传播中国经验,输出中国职教标准,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为世界高职教育贡献中国方案。

  我省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同‘龙江丝路带’有关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发展,打造全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我省高职教育既要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与国际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又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传播“中国职教故事”和“大国工匠精神”。实现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和学生就业国际化。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标,省教育厅要组织全省高职院校围绕《全省教育系统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要求,深入研究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合理布局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专业集群,提高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配度,明确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同时,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与行业企业需求确定好专业群,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避免同质化现象。要扎根龙江产业培育人才、造就人才、留住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才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