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动力。学校的一切改革都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我校而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任务尤其艰巨,也尤为紧迫。秦智伟校长在2018年12月11日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会上深刻指出,当前,我校教职工教育思想观念与新时代要求有差距、管理服务育人机制有待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不够,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等问题。
2018年是我校迎评促建的重要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一年。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育的质量是所有学校永恒的主题,当然也是国家永恒的主体。不管经济怎样变化,最后都要传递到学校来。经济升级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产品升级,产品升级是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是人才升级,人才升级大家很清楚,都是学校培养的,就要求学校升级,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升级。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强考风、学风、教风建设,以考风促学风,以教风促校风。对标习总书记提出“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找到我们的差距,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一、要加强教风建设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发布的《哈尔滨剑桥学院学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我校学生期望教师能有更高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责任心、充分备课、增强课堂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要牢记“大学教授的使命与责任”,增强教师的“职业情感” ,执着于教书育人;增强教师的“教学情感”,提升教育质量。要潜心教书育人,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应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应严格遵守教育部划定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金课课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格局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利用新上岗教师培训、专业负责人或教研室主任培训等途径,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
新任教师上讲台前,应经过“试讲关”和“培训关”,并配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进行跟踪指导。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在开展教师教学培训,促进教育教学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教学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满足教师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需要。
要推进教研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深入研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试讲、说课、集体备课、教学法研究等制度。定期开展教学示范、观摩、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
二、要加强学风建设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教育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不良风气,大力倡导和树立新时期的优良学风。要教育学生以刻苦学习为荣,以虚度光阴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诚信守纪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责任。
要把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工作制度。在下学期为大一、大二年级所有班级配备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建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强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原则要求,教育和帮助学生做好选课指导和、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每学期召开课程学习、辅导交流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有关领导、老师反映。深入课堂听课。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大创项目。
要继续深入开展学情调查,本学期,教务处开展了“哈尔滨剑桥学院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以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发放回收调查问卷165份,主要了解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现状、课余时间活动的选择、课余时间的学习安排、学生对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度、学生期待学习组织的课余生活等六个方面的现状。
从学生课余时间多少来看,5.45%的学生课余时间很多,68.84%的学生课余时间一般,26.06%的学生课余时间很少。29.09%的学生对课余时间规划的态度是认真安排规划;65.45%的学生对课余时间规划的态度是稍作安排;5.45%的学生持消极态度,表示不安排或是无所谓。58.18%的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角度是让生活更充实;20.16%的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角度是促进学习;16.97%的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角度是锻炼能力。从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上来看,56.97%的学生学习时间为1到3个小时;21.21%的学生学习时间为3到5个小时;15.15%的学生学习时间为1小时以下;6.67%的学生学习时间为5个小时以上。69.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余活动中收获最多的是动手实践能力;56.9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余活动中收获最多的是丰富的知识;54.5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余活动中收获最多的是充分的休息时间;53.3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余活动中收获最多的是各种社交技巧;49.7%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余活动中收获最多的是友谊。共计87人写出自己对学校课余生活安排的期待。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可发现,学生对学校课余生活安排的期待可分为8类,按照学生期待的人数划分依次为:有意义的社会实践(24.1%),联谊、娱乐活动(15%),自由安排(16%),无明确想法(13%),竞赛活动(7%)6.体育活动(5.7%),学术讲座(5.7%),郊游活动(3.4%)。
调查结论为,学生的对课余时间规划的态度整体上呈重视态度,课余时间安排以充实生活为主,以学习、能力为辅,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中起床时间合理但存在“睡得晚”问题,学生对自己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度不高,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中学习时间偏向不足,学生期待学校组织社会实践与联谊、娱乐活动且渴望自己安排时间,学生期望能够有更多就业辅导和“专业教育”,了解本专业就业情况,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
三、要加强考风建设
要杜绝任课教师在平时课堂或考前突击划定复习范围和复习重点,以及泄露考试内容等现象。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主观性试题,鼓励教师采用半开卷、上机操作、课程论文(综述)、面试等方式改革专业课程考试(核)方法,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并在试题总量中占一定比例。进一步推进考教分离,完善试卷出题审批制,对发生试题差错和泄密行为的,严肃追究试卷出题人、审批人以及当事人的责任。严格按标准阅卷、评分,成绩一经评定,不得擅自更改。对不按评分标准给分、判卷出现重大失误的,按教学事故处理。教师评卷结束后要进行试卷分析和课程总结,及时查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规范考试程序,监考教师要认真监考,重视考风考纪,严禁在监考过程中松懈、怠惰,认为只要抄袭不太过分便不加阻止的行为发生,对学生考试违规和作弊行为果断处理并及时上报。
- 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要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强化课堂互动,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建设。任课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校教学管理规定,规范且高质量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一是要课前精心备课。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课程质量标准编写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日历,科学组织课堂教学。讲课内容要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需求和学科前沿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案应做到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素材生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二是要课堂认真授课。教师要抓好课堂纪律、维护好课堂秩序。应做到以身示范,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并形成健全人格,不得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言论。教师要注重运用新媒体、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积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三是要课中强化考核。教师应按照课程的教学要求,明确过程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平时(期中)测验、大作业、上机操作、实验、课程论文(综述)、基于问题(项目)学习等多种评价形式,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课程总成绩。取消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硬性比例要求,由各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特点设定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认真做好辅导答疑和课外指导,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和信息反馈。未经主讲教师批准,累计缺课超过总学时三分之一,或未交作业量达到作业总量三分之一的学生,取消其考试资格并不允许补考。
结合教学管理本职工作,教务处一是要加强学习研究与教学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注重教育理论研究,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学习型教务管理团队,创造性的开展研究式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学业务、学法律、学管理、学需要掌握的教学管理新知识”。大力倡导“研究式、创新性”工作。“讲规矩、讲服务、讲奉献、讲实干、讲担当”。二是要要深入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改革,推动“完全学分制”改革,倡导OBE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范式革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现代化教学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慕课微课”等系列教学活动,建立长效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三是要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向内行学习,向兄弟院校取经;团结群众、联系师生,深入基层、注重调查研究,解决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严格按照评建工作要求和部署,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实施,加快学科专业与课程、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步伐,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要举措,推进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强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加强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2019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临近,评建在心,落实于行,空谈误校,实干兴校。崇尚实干、苦干、会干、巧干,真抓、敢抓、会抓、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不抓落实,再好的目标也是镜中花”。以全新的思想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科学的发展举措,以“三风”建设为抓手,把握“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的工作方法,着眼于落下去、出效果,实打实的整改,力求实效,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