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浪潮下边疆高校社会文化环境日趋复杂,为肩负育人戍疆重任的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作出的重要指示,为边疆高校思政教育针对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症结,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问题提出了新思路。要按照“三结合一体化,深查摆解难题”的思路,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探索边疆高校思想文化育人戍疆新途径。
一、挖掘特色思想文化资源,推进边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首先、提高新形势下边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边疆地区是国际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交汇地,边疆高校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群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世界多级化的战略格局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动荡,也使中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变得复杂而多变。作为拥有十三亿多人口和五十六个民族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而边疆高校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将在边疆社会各个领域承担着建设重任,他们的思想状况特别是价值观将直接决定着边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挖掘和拓展边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空洞和抽象的瓶颈是所有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边疆高校可以从实际出发挖掘提炼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掘生动的教育素材。黑龙江流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族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从现实来看,爱国主义体现为边疆各族人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投身边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在当今全球化带来的政治格局动荡中,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挑战,此时维护国家主权的、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被列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内容中。只有用边疆鲜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提高边疆大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和意识,才能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理智清晰的头脑,去应对西方文化渗透对于我国的冲击,激发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共同维护国家经济和文化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
二、立足边疆“讲好龙江故事”,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渠道
首先、依托地方人文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边疆高校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地区,具有历史遗迹、战后遗址和民族聚居地等历史、文化、民族方面独特的教育资源;边疆还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边疆开发建设历史和改革开放巨变的窗口,一代代边疆的建设者用他们的行动践行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中华民族精神;边疆又是祖国的前哨,边疆的军民用生命保卫着祖国领土、捍卫了国家统一。挖掘边疆地域性得天独厚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搜集整理编写具有边疆区域特色教学资源。我们依托地方人文资源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可教育性资源。目前,已经建立了具有地方人文资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瑷珲历史陈列馆、黑龙江知青博物馆、黑河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孙吴胜山要塞、旅俄华侨纪念馆、影视基地、大黑河岛中俄国际贸易城等,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具有黑河地方人文资源的特色,为思政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提供现实基础。
其次、挖掘边疆地域性民族文化资源,运用生动鲜活的“龙江故事”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边疆高校地处边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但边疆人文教育资源也为提高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实效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瑷珲历史陈列馆、胜山要塞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侵华日军军人会馆开展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依托黑河规划馆对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理论教育;通过依托黑河好八连开展对大学生进行现代国防教育;通过依托鄂伦春民族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等。生动丰富的边疆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教学资源的感化中,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的认同,并激发他们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及文化认同感,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由此推进了边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边疆高校的文化辐射作用,自觉履行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
首先、明确边疆高校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大学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责任,还肩负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黑河学院作为黑龙江流域中俄4300多公里边境线上境内唯一的高等学府,在坚守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黑河市共有70所中学,114所小学,我院在俄罗斯还设有一所孔子学院,黑河学院理应成为辐射中华优秀出版物文化教育的制高点,担当起文化领域“育人戍疆”的使命,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
其次,寻求服务边疆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突破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帮助他们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推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文化自信培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调查问卷我们把“大中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推进”作为履行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突破口。
总之,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思路更加清晰、服务龙江振兴的举措更加具体、立德树人的环境更加优良。实现“转心态”,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的自信自觉显著增强,扎根龙江大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自信自觉显著增强。我们将以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为契机,探索思想文化育人戍疆新途径,把边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