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要高举旗帜,坚决从不合时宜理念中解放出来,强化政治方向引领,就要正视高职教育重技能轻德育的现实,从理念上把立德树人放在高职办学的统领地位,切实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
“立德树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面临外部环境考验,又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欲避免立德树人流于形式,既要考察德育工作观念,还要看德育途径方法的创新程度,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可量化指标去评估活动结束后的成效。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遵循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本身应有的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分时期、有重点、分层次、成系列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立德树人对现有的学科和专业有什么样的挑战,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涉及理念转变、制度创新、体系构建、政策配套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层面要站在立德树人的出发点着力解决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教育要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上不断调整教育培养人才的结构和层次。
全过程育人就是通过课程、课堂、课本等理论教育传授知识,发挥“第一课堂”育人功能。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首先,要深化德育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教育,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例如,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伊始,就开始进行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其次,充分挖掘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和人文精神,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各科教学互相配合补充,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最后,抓住高职学生实训实习期间与社会、与生产、与岗位实践接触之机,加强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强化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一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高职院校“立德树人”首先就是要立“师德”。教师不仅要业务精湛,更要品德高尚,用自己的言传身带影响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二是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企业忠诚度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课堂、参观、顶岗实习等途径,树立学生的爱岗乐岗、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讲究质量、注重信誉的诚信意识,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合作意识,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钻研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其次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的培养。通过职业规划,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的努力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人职匹配、人职和谐,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再次要强化学生对企业忠诚度的教育。通过课堂讲解、工厂参观等方式,使学生明确企业忠诚度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忠诚度的教育,使学生认可企业文化、环境,相信企业将为其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应得的物质回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去。
只有坚持立德树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发展之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的工作才能不断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