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东北振兴的坚强保证。”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如何在工作践行中新发展理念,总书记给出了良方、指明了方向,解放思想、提升行动力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对新时代,如何破除思想上的藩篱和禁区,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找准契入点,把办学育人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不断取得办学育人工作新成效,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课题。结合实际,谈几点思考,做以汇报。
一、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当前,民办高校大多实行理事会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与理事会、行政班子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助力龙江振兴发展为落脚点,探索建立适应民办高校特点的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完善和明晰理事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议事范围、决策路径。要在完善基层组织构架的基础上,强化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抓党建、促发展工作制度。要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全面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要采取项目化建设的方式,创新党建工作,将支部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将人才培养与对接龙江振兴同频,确保党的要求落地见效,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办学成果助力发展。
二、坚持解放思想,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人才是思想的承载和践行要素,加强党建首先就要配强育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要选齐配强党务工作队伍。坚持以“五个过硬”为标尺给党建思政工作相对薄弱单位选配干部,推动协调发展。二要强化党校教育培训功能,创新党支部书记培训方式,坚持培训“常态化”,形式“多样化”。三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新党组织活动引领方式,应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组织生活面临的人员分散、时间难凑、场所受限、形式单一、实效不佳等问题。
要进一步明确工作内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要解放思想、提升政治站位。要教育和引导全校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大党建”思维,强化能力建设,创新理念做好结对共建工作,做实各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专家群众制度,促进工作领域、工作对象的扩展。二要进一步明确党务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加强兼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建设,不断提高工作实效和针对性。三要以全方位融入学校中心工作为导向,完善党内评优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对标争先”活动为切入点,引领广大师生党员积极准确消化理解省委和学校各项部署决策,以党员的模范标杆带动群众,以实际行动为融入龙江振兴发展,实现学校共同愿景而努力。
三、坚持整体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立德树人要注重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可以考虑以课程思政改革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整体推动。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领导的主责意识,要整合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要强化制度保障,针对思政课程和专职教师激励,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等制定有力政策。要强化政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库作用,助力改革发展振兴。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要从解放思想入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抓好课程思政等综合改革。一要精心谋划和凝练教学内容。要采取定点清除的方式,逐个击破、敲定每门课程的思政点,要建立定期教学研讨、联合攻关等工作机制,要注意融入龙江头雁及其团队等地域优质元素,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二要聚焦改革难点。要通过项目化建设和设立教学改革示范点等方式,抓好顶层设计,支持各教学单位围绕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关键问题,对接龙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探索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行业契合度。
三是践行人本理念。课程思政改革和实践说到底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教师是重要力量,发挥好这只队伍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要搭平台,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建设在线研修平台等方式,提高学习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二要立标杆,要通过建设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发挥名师引领的示范效应。三要强保障,要出台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强化激励保障。
四、坚持守正创新,切实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强化担当,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意识形态研判能力。党委要增强本领、压实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落细、落小,加强督导问责。
二是弘扬正气,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正向引领作用。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开展“立刻改、马上办,亮服务、比贡献”等主题活动,强化督办问责力度的方式,严抓四风整改,全面净化风气、优化生态。要充分发挥党团共建的作用,强化和丰富以文化人的环境育人功能,建立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制度并不断完善。要探索建立“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浸润育人全过程的工作机制。要深入挖掘和宣介龙江特有的精神内涵,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强化正向引领、凝神聚力。要通过资源整合,推进网上和网下、校内和校外宣介渠道的多角度融合,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扎根龙江、奉献龙江的思想根基。
三是巩固阵地,抢占意识形态工作的制高点。要提高议题设计能力,着力加强省情教育引导。要在抓好课堂、寝室等固有阵地建设的基础上,要创新工作方式,着重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提升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生聚集的场所,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体系内传播。要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工作理念,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给予师生充分表达和发声的机会,引导师生客观、理性、平和地看待各种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凝结助力龙江振兴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以上是几点学习体会,思考深度和对策措施都不成熟、不全面,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也一直走在发展的路上,相信还有更好的借鉴。哈尔滨华德学院将继续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在抓好党建推动学校发展、助力龙江全面、全方位振兴的进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