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在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他们又被称为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Z世代绝大部分目前仍身处校园,与生俱来的独立自主权和决策力,加之前所未有的多维思辨能力,要求我们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加倍重视。研究表明,Z世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他们是中国天生就有话语权的第一代; 二是他们具有早熟的人际资源意识,是多面玲珑手;三是具有多维思辨,谨慎决策,决不盲从;四是具有提早崛起的经济意识;五是兴趣多元化,不仅兴趣至上,更倾心尽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需要我们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鹤岗师专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绝大多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18-21岁之间的Z世代人群,只有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联动,才能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层层传导责任的“大思政”格局。
一是把主体责任抓在手上。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写进学校章程。制定了《鹤岗师专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鹤岗师专“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鹤岗师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关于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把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和行政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和抵防邪教排查工作,制定《关于我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和监控监管措施》,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把主业意识扛在肩上。党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校对23个基层党支部全部进行了换届调整。树立基层党组织抓政治思想工作的主业意识,党总支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启动“三推两强”党支部队伍建设工程,健全完善了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校基层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建设覆盖面达100%,确保思想政治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以系部党总支为点位对全校19名新疆籍维吾尔族学生和33名信教学生建立连心结对机制,严控宗教势力向学校渗透。
三是把主人翁意识放在心上。为树立教师队伍的主人翁意识,学校制定了《鹤岗师专师德建设方案》,下发了《鹤岗师专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育人环境实施方案》,明确了高校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的第一标准,把师德师风情况作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选树了41名优秀教师、31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和6个先进集体。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的思想理念,自觉践行“四个统一”要求,做“四有”好老师。在全校教师中号召树立“教好一门课,就是一种育人途径”和“从讲台走进学生心灵”的主人翁意识,开展“课后5分钟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上课率、听课率、抬头率”,使课堂教学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创新载体。
二、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推进“三项改革”措施。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加强思政课队伍建设,发挥好思政课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尤为重要。
一是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改革。组建成立了马列主义教研部,组织了2轮思政课教师竞争上岗,引进3名硕士研究生充实到思政教师队伍中来,严格按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5)》,足额配备专任思政课教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同时,辅导员工作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线,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配齐配强了专职辅导员13人,聘请2名新疆籍专职辅导员,明确专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实施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奖励机制,确保思政工作队伍稳定高效。
二是推进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积极落实思政课教师五年培养培训规划,加快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能力素质和教学水平,每年选派思政课专任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远程教学观摩培训20多人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确保思政课教师既要有理性的思辨能力去获得学生的共同语言,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授课艺术获得学生的爱戴。通过能力提升计划,有的教师被学生视为“男神”,有的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党委班子成员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制度,为大学生上“思政课”,督促和指导联系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等课程教学中,实行集体备课,集体把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马列主义教研部团队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实施“3510”教学模式(即“三导”教学法、“五项综合”考评法、“十个一”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我校思政课教学的亮点。
三、强化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四个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群体的情感认知、思想认知、行为方式、信息接收习惯等与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Z世代学生群体的这些新特点,在贴近学生群体特点的新时代语境下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在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上实现突破。制定《鹤岗师专“一事一报”“一会一报”制度》,规范师专讲坛、黑龙江流域研究所、校园广播管理,严格各种报告会审批程序。加强网络管理,重新调整网络信息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校园网络安全自查工作,严格执行校园网络信息发布审批制度,严禁出现错误言论。加强校园网、贴吧、校内微信群的监管,及时回复广大学生在校长信箱、学校贴吧提出问题,积极进行正面宣传,把握舆情发展态势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和政治稳定。
二是在大学生自我教育方式上实现突破。通过实施“学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学生组织活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成立学生社团20余个,每个社团至少配备一名专门指导教师,引领社团健康发展。成立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举办了“大学生骨干十九大精神宣讲培训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激发青年学生践行新思想的热情。
三是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上实现突破。坚持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举办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宣讲报告会,组织全校师生收听收看“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时讲话精神的学习活动,举办了“千堂党课进支部”活动,组织了“全省高校师生学习新思想同上一堂课活动”走进鹤岗师专专场报告会。切实把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上来。
四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上实现突破。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国学教育、诗文朗诵等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节粮、节水、节电”理念,开展绿色环保“井盖彩绘”活动和“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光盘行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和“辉煌发展路﹒七一颂党恩”歌咏比赛、“百年鹤岗﹒毕业季”汇报演出、庆祝建党97周年先优表彰大会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主题朗诵会,组织开展了改革开放40周年和建校60周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实干、和谐、发展”的师专精神得到传承。
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更加科学有效的举措,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思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