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哈尔滨体育学院纪委书记那贵玲:如何建设“特色”高等院校
2019-02-22 10:39:0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虽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但我们看到这种差距已经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特色”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最为独特、最有价值、最具优势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体制;二是中华文化;三是马列主义。把这三篇文章做好了,就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

  一、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上体现特色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对这个制度安排,我们要正确理解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

  第一,要处理好“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就非常清晰的明确了高校党委的地位和职责。因此,高校党委要理直气壮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既要对“三重一大”做出决策,又要推动和保障重大决策的落实。“校长负责”主要是根据党委的决策,抓好具体行政事务的执行,绝不能代替“党委领导”,否则就会出现角色错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党委会与校长办公会的关系,明确两个会议的责权界限,既不能争权,也不能推责。

  第二,要处理好书记与校长的关系。党委书记和校长必须做到三条:一是一切从事业出发;二是坚持按规矩办事;三是互相包容支持。同时,要在运行机制上做出一些规定,如党委会的议题事先征求校长的意见,校长办公会的议题事先征求书记的意见;重大事项会前书记和校长充分沟通形成一致意见;书记参加校长办公会议,非中共党员校长参加党委会议。这样,“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落到了实处。

  第三,要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不论是党委还是行政,都要认真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绝不能出现一把手独断专行、分管领导擅作主张等不良现象。一般情况下,会议主持人要坚持末位发言,既不能先定调子,也不能违背多数人意见做出决定。同时要把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与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结合起来,把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与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代会、工会等组织的作用,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体现特色

  第一,要处理好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我们应当将其纳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同时,搭建各类平台和载体,培养学生两项高雅爱好(文艺和体育)、两个良好习惯(阅读和思考),并使之伴随一生。只有这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才能落地见效。

  第二,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更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同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对那些至今仍然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按照新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三,要处理好重点与全面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浩如烟海。我们既要讲清楚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又要有所取舍,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儒家文化。老子的道学、孔子的儒学、韩非子的法学、鬼谷子的纵横学、墨子的科学、孙子的兵学等等,我们既要全面了解,又要各有侧重。

  三、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上体现特色

  第一,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我们的事业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理论与实践脱节,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严重的挫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高校与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的深化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在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中实现新跨越。

  第二,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的重要指示,对高等教育战线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我们要以此为动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办好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辱使命。

  第三,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关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狠下功夫,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变学生不愿学、被动学、应付学为乐意学、主动学、有效学,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境界、强化社会责任、塑造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要运用好现场教学,使学生在看现场、听故事中明白大道理,这是加强师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认真学习借鉴,积极吸纳精华,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彰显特色、增创优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定能够后发赶超、后来居上。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