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新时代东北振兴既给地方本科高校振兴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地方本科高校提出了振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绥化学院人在“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中认识到,地方本科高校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牢固树立主动为龙江振兴发展服务的意识,主动作为,才能深入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一、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作为
东北曾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粮食基地、石油基地、煤炭基地、木材基地等,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发展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东北落伍了,这是国人都知晓的现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振兴发展任务各不相同。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适应所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新产业,新任务、新需求,在服务东北振兴过程中主动作为。一是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加快专业调整、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定向科学研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关,通过创新专利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三是要主动开展专项对策研究、专项发展规划论证,为都城地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城市治理和特色旅游等提供对策和可行方案,主动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四是要主动开展校市合作、校县合作、校企合作,发挥校地双方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振兴。绥化学院自2004年由师范专科升为综合性本科以来,不断深化转型发展改革,积极向应用型转变,与地方人才需求紧密对接,依据绥化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对人才的新需求,确立了“精师范、强应用”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思路,依托化学专业设置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专业设置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新建了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学、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新建了地方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还根据黑龙江省特殊教育空白的现实,新建了特殊教育专业,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校本科生已有236人。绥化学院立足绥化主动作为,实现了由师范专科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变,也为绥化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实践证明地方本科高校主动作为是可以在有所作为的。
二、要发挥优自身优势主动作为
地方本科高校与身居大城市的高校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是,在其所处的小城市它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所大学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如今的大学,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城市文明的提升离不开大学,地方本科高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文化优势主动作为。
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的民众,在半个多世纪的计划经济作用下,思想观念封闭僵化、固不自封,社会心理呈现明显的听命唯上、小富即安特性,生活方式习惯于依赖政府、“等靠要”,丢失了关内人当年闯关东的浩气,怕失败、怕闯荡市场,形成了行为惰性,这种负面的文化传统是制约龙江振兴的重要原因。地方本科高校要通过图书馆、绿化的校园、体育和艺术场所与市民共享,通过优良的校风、师生文明的举止影响市民,通过大学生关爱弱势群体,通过送高雅文化到城乡,通过科技创新服务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城乡师资等方式,以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和改造民众,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更是一项大有可为的工作。绥化学院是拥有580万人口的绥化市的唯一本科高校,在文化引领、解决民生问题方面主动作为,得到了市政府和广大民从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对此我校师生感受颇深。绥化学院开展的“接力式顶岗支教”活动,坚持12年,已有2300余名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校顶岗支教,服务的学校覆盖了绥化市、伊春市及黑龙江垦区的200余所学校。而由我校万余名学生坚持11年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大自然、关爱自我“五个关爱”活动,有效传递了正能量,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越来越多的绥化民众改变了旧有思想观念、摒弃了阻滞东北振兴的负面文化传统,有效地激发了民众振兴东北、振兴龙江的内在活力。
三是要抓住人才培养关键点主动作为
我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是东北振兴的内涵之一,地方本科高校理应在东北振兴中振兴,在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深化应用型大学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地方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务,更是在龙江振兴中主动作为的关键点。具体讲,就是地方本科高校要培养爱东北、爱龙江、自愿服务地方建设的人才,要培养受地方用人单位认可的“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的人才。
抓住人才培养关键点主动服务龙江振兴、龙江高质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固然重要,但就当前的基本形势来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为重要。因为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看,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龙江、愿意到我省基层就业、愿意到经济欠发展的地区就业、愿意到艰苦行业就业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作为龙江的地方本科高校要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来抓。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社会,特别是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于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东北、了解龙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要深入宣传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宣传表彰在东北、在龙江基层就业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唱响在龙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要认真贯彻“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工作理念,做好思想引导与心理疏导工作,关心关爱学生成长,以父母之心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在龙江就业;要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他们在龙江创业发展,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扎根基层、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