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黑河学院副校长许海深: 解放思想 瞄准需求 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019-02-03 09:35: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解放思想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是破解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难题和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引,是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力量的必然选择。黑河学院作为中俄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所处的黑河市是我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更是龙江丝路带——哈绥北黑经济带重要节点,对外开放和特色办学优势明显,随着我省全面振兴、促进守边固边、教育均衡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给黑河学院加快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政策机遇。立足新时代,黑河学院要在解放思想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开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新局面。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有124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702所,占56.47%。引导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对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本科教育全面振兴具有时代意义。

  推动思想解放是前提。解放思想就是要聚焦问题导向,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发展短板,解决好“旧、怕、平”的问题,要从老守田园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要从老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按部就班、求稳怕乱的心理桎梏中解放出来,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将思想和行动真正转到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上来,转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明确发展路径是核心。吴岩司长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瞄准服务领域,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突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个核心。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学校的定位、发展思路、发展对策,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找到合适的路径。

  实现协同育人是关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建立产教融合“四协同”机制,即建立完善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机制协同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需要,行业企业与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主体,通过沟通协调、权力约束、利益保障等机制,为了各自的发展需要建立一种资源共享、双向发力、需求对接的生产与教育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

  强化师资队伍是基础。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作用,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革命、校企协同育人等工作推进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更需要教师多途径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二、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观念陈旧,产教融合动力不足。

  当前,虽然国家政策文件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振兴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总体要求和框架规定,但目前在顶层设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内涵建设(专业优化、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层面仍存有诸多疑虑和困惑。因产教融合是多方主体跨系统、多层次的动态合作,受利益驱动影响,出现了“上热下不热、官热民不热、校热企不热”等现象,以致许多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举步维艰或者华而不实。

  (二)脱离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区域能力不强。

  高校办学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但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对地方的产业政策和发展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岗位需求缺乏准确的调查研究,受传统思维、贪大求全以及办学实力的影响,习惯沿用学科—专业—课程的传统方式组织教学活动,难以建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缺失,造成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没有凸显。

  (三)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协同育人模式单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以推动产教整合、深化“引企入教”为核心内容的系统性改革,受产教融合动力不足影响,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与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够匹配、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的生产需求无法适应、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脱节、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规范对接滞后、评价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缺乏契合等问题。

  (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质量保障体系缺位。

  共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共同建立评估体系已成为校企双方共识,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建设,但就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学校原有的师资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而从企业聘请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又多不具备理论功底,缺乏从事高校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同时,缺乏产教融合“四协同”机制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深度和广度。

  三、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以黑河学院为例

  近年来,黑河学院着力为黑龙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破口,大力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一)厘清转型发展理念,明晰人才培养定位。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实现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内驱动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学校树立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坚持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提高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审时度势、走错位发展之路,坚持合作共赢、走开放发展之路,确立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围绕区域经济产业变化,以“四协同”为标准,建立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实际,防止贪大求全,优化传统学科专业、拓展应用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学科专业、做强特色学科专业;同时适度调整和改造现有专业,对招生数量不足计划50%,或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于50%的专业实行预警退出机制,连续两年预警的专业,停止招生直至撤销。

  (三)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围绕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创新订单式、嵌入式、产学研用、“教学做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从“输入导向”向“产出导向”转变;以“做中学”作为检验标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五大“金课”,消灭“水课”,并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课程;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检验标准,推动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完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以“多次多维度全过程考核”作为检验标准,推动考试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四)强化师资育人力量,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根本上要靠教师,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深化产教融合,亟待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探索适应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职务(职称)评价办法;适应产教融合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维度和权重等内容;更加注重质量评价要由内部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向两个满意转变(学生对学习效果满意、社会对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满意)。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