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中胡江父子的冰球故事
2018-07-11 10:06:00 来源: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都说“上阵父子兵”,6月8日晚,在天津打响的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上,就有这么一对父子,父亲是中方教练组教练,儿子是中方冰球队主力前锋,他们共出战的这场精彩赛事,让酷爱冰球运动的“发烧友”们大呼过瘾。

  这位父亲就是市冰球一队主教练胡江,儿子是齐齐哈尔冰球少年一队队员胡文瀚。

  与冰球结缘、与冰球共舞,父子俩与冰球结下的不解之缘,也承载着他们一家对冰球事业的梦想与传承。

  【人物】

  胡江:市冰球一队主教练

  1976出生,8岁开始接触冰球,10岁入选二马路小学冰球校队,13岁被市体校选中进入我市少年冰球二队训练,19岁进入齐齐哈尔冰球一队。2008年成为齐齐哈尔冰球一队助理教练员,2013年被任命为齐齐哈尔冰球一队主教练。

  胡文瀚:齐齐哈尔冰球少年一队队员

  2005年出生,5岁开始接触冰球,8岁进入二马路小学读书,二年级被选入冰球校队,现任齐齐哈尔少年冰球一队队员。

  “最讨厌”到“最热爱”——子承父业

  别看现在胡江父子俩在冰场上,一个是教练“指点江山”,一个是队员“冲锋陷阵”,父子俩成就了一段佳话,可谁能想到,小时候胡文瀚最不喜欢的就是冰球。

  “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我都喜欢,唯独就不喜欢冰球。”原来,胡文瀚5岁时,由于妈妈工作忙,家里没人带他,胡江上班就总带着他。那时,胡江在冰上训练,儿子胡文瀚就坐在看台上看。

  “刚开始教他,就希望他能强身健体,没想让他以后打冰球。”儿时的胡文瀚体质弱,胡江就想哄儿子穿上冰刀运动运动,可光看还行,任你怎么哄和劝,就是不穿冰刀。

  无奈之下,胡江严厉地下“命令”,胡文瀚委曲地跟爸爸学起了滑冰,也只是隔三差五滑一次,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上小学之后,喜爱运动的胡文瀚,被选入就读的二马路小学冰球校队,与队友们一起讨论切磋球技时,说的头头是道。此时对他而言,打冰球也只是因为爸爸喜欢。

  “他虽然不喜欢,但面对每一次训练,都会非常认真。文瀚就是这样的性格,无论什么事,要做就做好,要么就不做。”对待儿子的教育,胡江一直都是严厉中不失温柔,希望他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四年级的一次出国参赛,开启了胡文瀚冰球事业上的转折点。他与十多名小队员赴美参加“灯塔杯”国际少年冰球邀请赛,自幼喜欢英语的他,与美国的冰球小队员立刻打成一片,聊天、吃饭、互赠礼物,真是相见恨晚。

  这次收获友谊的经历,让胡文瀚彻底爱上了冰球。“从那次之后训练不用喊,到点儿就上冰,特别积极。”看到儿子的变化,胡江非常欣慰,“白天上冰训练,晚上回到家还要学习文化课,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强度不小,但是这小子从未想过放弃。”

  胡“爸爸”到胡“教练”——并肩作战

  也许有人会说,父亲胡江冰球打得好,他教出来的儿子冰球肯定也不会差。而实际上,胡江只是儿子小时候滑冰的启蒙老师,平时他忙得连看儿子训练和比赛的时间都没有,胡文瀚打冰球都是二马路小学校队的冰球教练所教。

  提起儿子学习冰球的过程,胡江还一脸愧疚,“我身为冰球教练,却不能亲手教儿子打球,平日里带领队员南征北战,经常是个把月才能见儿子一面。”

  也是最近一两年,胡江才有时间偶尔看儿子的训练和比赛。而每一次见面,胡江既想陪儿子玩,又想抓紧时间给他讲冰球,这种教练和父亲的双重身份,难免让胡江有些困惑。

  赛场上的“战友”,赛场下的父子。6月8日晚启幕的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让这对难得见面的父子相聚且并肩“作战”,为他们的冰球生涯增添一段辉煌难忘的经历。

  与两国元首习近平、普京握手合影,为普京送上中国队队服,长见识、交朋友……这次友谊赛,担当中方队长的胡文瀚不仅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

  比赛期间,胡江告诫文瀚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其他队员作出榜样,还一次次指出他的不足,指导他训练和比赛。这对父子前所未有的合体,胡“教练”的指点让胡文瀚的冰球“绝技”突飞猛进。

  “爸爸很忙,几乎没有时间跟我一起上冰,但偶尔的理论指导,对我启发很大。”与其他的小朋友一样,父母在旁边观看自己比赛时,胡文瀚也会觉得紧张,“已经习惯了爸爸不在场,那种感觉和观众不一样,特别期望看到爸爸赞许的目光。”

  “其实,孩子的每一次成长与进步,我都会把高兴和喜悦藏在心里。”胡江感慨地说,“文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成绩和荣誉只是他进步的动力。”

  本报记者陈猛/文于国涛/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吕博

【专题】2018齐齐哈尔夏季冰球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