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平凡职教事业 辉煌职教人生——记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孟北明
2018-05-04 16:03:06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孟北明,男,1960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副教授,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教科文卫组成员、哈尔滨市南岗区工商联合会副主席、省职业教育学会理事、市中华职教社理事,先后荣获省职业院校“十佳”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市“身边好校长”等荣誉称号。

孟北明校长代表学校与韩国韩亚航空公司签订国际校企合作协议,王加祥提供

  逆境中的不放弃与坚守

  孟北明同志1982年7月参加工作,为原哈尔滨电子仪表厂企办中专教师,一直工作在职业教育一线上。1997年恰逢企业改制破产,学校从企业中被剥离,他也因此成为了一名下岗职工,但他没有放弃教育事业,而是带领10名同样面临下岗的教师,在没有校舍与资金的情况下,毅然提出“破三依,树三自”,即破除依赖、依靠、依附的思想,树自立、自强、自我发展的意识,顶住重重压力,将已经停办的学校改制继续办学,并精准定位了当时社会几乎空白的航空服务专业,由此使学校成为北方第一所开办该专业的职业院校。

  由于创业初期缺乏参考目标,虽然专业已经确立,但没有专业教师和课程体系的困境再次考验他们办学的决心。为此孟北明带领几名教师在几经周折后终于有机会走进航空公司当“学生”,他们和年轻的新晋实习生一样练站姿、背广播词、学习各项专业技能,在所有的学习者中他们成了最特殊也是最“美”的几个人。他们坚定的决心,勤奋刻苦学习的态度,感动了航空公司的领导,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带回了先进的专业培训知识和职业规范技能,并融合了自己多年职业教育的经验,历经5年将航空服务专业打造成了市、省级重点专业,成为学校发展的龙头专业,在国内民航业中树立了较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学校也由最初的15名学生发展到现今在校学生6500余人、一线教职员工375人、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的现代综合性职业院校。

  办学多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招生就业先进集体,是省“阳光工程”教育培训基地、哈尔滨市文明单位标兵、光彩事业示范基地,艺术人才基点校,创业培训基地。2015年,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荐下,成功的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两所民办中职学校之一。

  孟北明及同仁逆势中的不放弃和坚守终于收获了丰硕成果,将一所濒于消亡的企办学校,引领走上了一条不断创新、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高速发展之路。

孟北明校长在学校“携手你我,共‘舞’美好未来”迎国庆主题文化酒会上致辞,张雪松提供

  发展中的追求与创新

  “创新的魅力在于不断提升自我,拼搏的魅力在于无悔的进取”,这是孟北明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把他的这种思想付诸于行动。首先,在办学思路上创新,所有工作围绕“市场”运转,树立正确的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职业教育理念,他强调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必须与社会需求挂钩,做好学生、家庭、企业之间的“纽带”,由此确立“三满意”的办学宗旨,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其次,围绕市场需求科学开设专业。他常年深入社会各阶层,积极走访各行业,研究职业市场走向和社会发展的节奏,上至国家相关政策,确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下至基层把握一线职业市场的需求,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能、最新的科技前沿动态等信息进行整合,作为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中心”。由此在航空服务专业的带动下学校又先后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运输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服务类专业;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定位下,开设了数控技术、飞机及发动机维修、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随着社会经济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又增设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计算机动漫、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居安思危不固步自封的创新意识,使学校随着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潮流迎来跨越,自2012以来学校年均招生人数2500人左右,年就业人数达2200人左右,良好的办学信誉也使学校逐渐成为黑龙江中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光彩事业的“舍”与“得”

  随着学校的稳步发展,办学效益也逐渐变好。那么收入增加了用来干什么?这是民办学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发展的战略与格局。无疑孟北明在这方面再一次展现出自己在“舍”与“得”上的不同。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教育都必须回归教育本身,这是一份深耕细作的事业,我的背后是眼含期望的家长、急待培养的学生和一心一意做教育的老师们,我必须不遗余力”,孟北明不仅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如是说,他也将这一想法贯彻执行。首先,投入巨资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大办学规模。先后建设含波音737、737-800航空服务训练舱、模拟动舱、空客319/320舱门训练器、灭火舱,麦道90舱门训练器、模拟驾驶器、值机、安检在内的国内一流的航空实训基地2个;建设含和谐号高铁服务动车、车站安检等一体的铁路实训基地;购置了初教5、6型飞机及发动机、数控铣床、普通车床、仿真教学软件等实训设备建成数控-飞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建成全省先进的汽车实训基地;全校所有教室均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全员多媒体教学。其次,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之融科教能力、业务能力和社会能力于一体,花重金大批派送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包括参加国家、省、市及出国培训;聘请企业专家、外教到校授课,基本实现“班班有外教、堂堂课精彩”效果;再次,他在深度把握现代企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后,于2006年开始提出打造学生第二课堂,即免费配备师资及设备,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设特色课及社团课,使大多学生在自身专业学习外掌握一项特长,提升其综合素质,受到学生及家长一致赞扬,用人单位也给予了高度肯定的反馈。

  办国际化学校的“点”与“面”

  2010年初,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孟北明在经过将近半年的调研和对市场的把握后,毅然提出“办国际化学校”的战略定位,将各专业教学标准与国际行业接轨,这在全省的职业院校中都算是一种创新与开拓,尤其是对于一所民办学校来说更是一个巨大挑战。2010年2月18日,学校与韩国韩亚航空公司在马迭尔宾馆凡尔赛宫正式建立国际校企合作关系,这也拉开国际化办学帷幕,随之3月即派出首批27名师生赴韩学习,此后年均保持两批次赴韩亚航空培训。此后,学校又以按批次派送师生培训、邀请国际行业专家到校封闭培训等形式先后与韩国明知专门大学、荷兰国际管家学院、西班牙美塔基学院、德国马格德堡职教集团、爱尔福特手工业协会职教中心等建立国际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以“点”及“面”的局面。面向国际的办学思路,将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授课形式及岗位标准带回来,使学校工作各方面开始具备一定的国际思路和着眼点,使学生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技能水平,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出路;教师队伍迅速成长,极大的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桃李芬芳回报社会

  “教育说到底是一份讲求‘回报’的事业”,这是在学校发展中孟北明始终的强调。首先,他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出口畅,入口才能旺”的道理,亲自抓学生就业,坚持“不经过考察,决不安排一个学生”的原则,带领就业办的同事一年中有半年以上都在跑就业市场,每一家企业和就业渠道都亲自定位和疏通,常年无休的高强度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腰椎疾病,带病工作已经成了常态,而这应该是来源于他始终执于职教事业不懈的精神。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就业工作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迄今为止,先后向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机场、铁路、地铁、政府机关和500强企业、工厂输送空姐、空保、地勤、列车员、文职等各类服务人员和新型技术工人3.5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成为“安排一个学生就业,幸福一个家庭”的典范;其次,他积极利用学校自身优势,成立培训部门,专门为省内各服务类企业、窗口单位如龙塔、哈大高铁、哈西客站、各银行、医院等进行岗位服务和礼仪培训,极大的提升了企业服务水平,促进了企业发展,也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性航空服务能力的辐射能力;再次,随着学校综合实力与文化品牌的提升,社会认知度的越高,组织师生先后承接和志愿服务了历届哈洽会、冰雪节、湿地节、中俄博览会、省党代会、团代会、绿博会、医博会,全国特奥会、世界大冬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学校也逐渐成为代表龙江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为一名立于职教发展潮头的典型代表,孟北明在自己不忘初心的神圣使命感引领下,一如既往的坚守在职业教育的最前沿,而他自身也完成了一名由濒临下岗教师到一名优秀校长的成功蜕变!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在他的继续带领下,定能书写更加辉煌的职教新篇!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2018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活动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