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百折不挠谋创业 “黑甜甜”葡萄产业富一方

来源:东北网 记者:王亮

——勃利县勃利镇蔬菜村  柴连友

尊敬的各位领导、农民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创业心得。首先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叫柴连友,是勃利县勃利镇蔬菜村的村支书,现任勃利县联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我们合作社不断壮大,目前入社成员89户,自有葡萄棚室面积150亩,合作社年纯收益500余万元;辐射带动5个乡镇8个基地1031户农户,葡萄大棚发展到1100栋,带动全县年产“黑甜甜”葡萄2300吨,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以上,种植户人均收入达到25000 元,比普通农户高出13000多元,为勃利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我们县提到我的名字知道的不多,但提起“黑甜甜”葡萄,基本上是家喻户晓,这种葡萄果肉柔软多汁、浓甜、无核、果粉厚,是能“吃饱”的葡萄,大受消费者青睐。如今“黑甜甜”是七台河市具有地理标识四大产品之一,也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上级领导说我的“黑甜甜”葡萄品种带富了勃利县一部分农民,而我就是这个葡萄的创始人,十分荣幸的被称为勃利县的“葡萄王子”。接下来我就把我的创业历程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寻梦路上多艰辛,优良新品种“黑甜甜”破茧而生。

八十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就回乡务农了,那时候家里是真穷,种地又不挣钱。我们蔬菜村地理位置还算好,在县城的西郊,村民大多数居住在县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中村”。全村住户836户,常住人口2879人,耕地面积1926亩。人均耕地这么少,要想摆脱贫困就只有走出一条新路才行。可我当时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被村党支部列为“双培”对象。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勃利县反季上市蔬菜大多从山东一带外进,我觉得这是个商机。仅凭村里帮忙的5000元贴息贷款建起了第一栋塑料大棚,我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不怕吃苦,舍得出力,到1993年已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蔬菜大户了。1999年我想扩大生产规模,资金不够,我和媳妇商量背水一战吧,我们卖掉了仅有的两间房,凑了16万元,在附近承包4亩地,率先建起2000平方米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扩大了反季节蔬菜生产,当年纯收入达到1.6万元,而且连续几年效益都相当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成本的提高和外地蔬菜的不断涌入,地产菜基本没有竞争力了。我又有了新的想法,走出去看看,改变一下种植方向。

通过考察后反复琢磨,我下定决心种植棚室葡萄。刚开始多次从外地引进葡萄苗试种,结果一次次失败,损失了10多万元!怎么办?从哪里摔倒就从哪爬起。2003年我先后引进了30多个葡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你们看我的皮肤很黑吧?你们知道吗?当年为了观察葡萄的生长变化情况,我会在阳光充足的大棚里一呆就是一天,也会在葡萄架下一坐就是一宿,经常一个人拿着手电在大棚里待到半夜,累到实在挺不住了就躺在纸壳子上伸伸腿,有时睡着了一睁眼,天都亮了。所有的黑色素已经深深沉积到了我的皮肤里。

到2005年终于筛选出了新品种——无核“黑甜甜”“寒香蜜”等无核优质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黑甜甜”取得了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检测批准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省园艺分院王柏林研究员亲自测定含糖量高达24.1%,大棚葡萄最难点就是果实部位上移,是很多专家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在实践过程中独创了大棚葡萄双分立体吊绳栽培模式,这项技术发表在2008年12期《农村实用技术信息》期刊上。我研制的葡萄不仅果实不会上移,还能确保达到三十五片叶营养一串普通的奇迹。这项技术引起了省农委、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省农委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专家的高度重视,填补了我省不能生产中大粒黑色无核优质葡萄的空白。也引起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省农委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果树专家的重视,并多次到葡萄园来勘察指导,一致认为“黑甜甜”是目前全省葡萄品种当中,集丰产、早熟、自然无核、果实含糖量高、耐贮运、品质优良综合于一身的最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葡萄品种之一。随后陆续前来考察参观学习的领导、农户达千余人次,最多的一年竟达到36个市县。

二、推波助澜同致富,星级合作社高标准建基地。

2007年在各级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注册了勃利县联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建社开始我们一直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回收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和合作经营模式,稳步扩大全县“黑甜甜”葡萄基地面积。目前,全县8个基地全部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并以合作社技术人员为主体成立了葡萄种植技术服务队,为各基地提供种苗繁育和技术指导的“打包”服务,使全县基地葡萄产品品质达到一致,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在完成基地建设后合作社就与基地签订产品回收合同,依托合作社“勃黑”葡萄良好的品牌信誉,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回收价格根据品质分类,比基地农户到市场销售高出3-5元,保证了基地农户不仅“种的好”,也能“卖的好”,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取得了“一亩园等于四十亩田”的经济效益。

随着合作社成员的成长,已经独立出5个够规模的合作社,像永恒、长兴等乡独立得比较早,有名的勃利镇的七里香,青山奋斗村田作林的音乐葡萄园已经远近闻名。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品种确实可以带富一方,看到他们的成功,我的心里也十分自豪。

我们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无偿为困难村民提供苗木10万多株,资金物资达40多万元。像村民刘纯江和吴俊伟没有资金、又不懂技术就是要加入葡萄专业合作社。我们免费为他们提供了2700多株种苗,而且还多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每年为他们进行贷款担保。吴俊伟的一亩地大棚葡萄初次结果,产值达到了2万元。刘纯江种植的5个大棚葡萄长势良好,2009年结果上市。勃利镇星华村农民马和、全胜村农民周军自家都有果园,但果树品种老化,经济效益不高,到我们这里参观几次后也想要发展大棚葡萄,我就让技术人员亲自到他们两家果园现场指导,协调购买水泥立柱,帮助他们每家建起一栋10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提供了1200多株质量好的葡萄苗木。全胜村村民周军生活困难,前年春天来不及扣大棚,合作社免费为他提前育大苗600余株。对他们我都承诺死一株补一株,确保成活率100%。

随着“黑甜甜”知名度的提高,我的葡萄基地也成为全县农民的“里田间课堂”。从2008年的“科普之冬活动”开始,县、乡各部门组织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都邀请我去讲大棚葡萄双分立体吊绳栽培技术,为农民学员提供免费技术咨询200多场次。随后尚志、佳木斯、双鸭山、鹤岗、桦南、宝清、北兴农场、北大荒集团等地都多次邀请我推广“黑甜甜”。仅双鸭山就已经发展了3个葡萄生产基地。去年年末和伊春铁力签订了30万株苗木合同,共分3年发展到1000亩,今年春天已经完成5万株,我负责全程技术指导。(今天在座的如果有我的合作伙伴,等会后就技术环节和合作等方面我们再继续探讨。)

三、五彩前程多筹划,以高品质创大品牌开拓市场。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虽然不算能力很大,但因为我的黑甜甜已经在县内、周边和省内大城市消费者中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只有让这个产业发展得更好才能对得起那么多信任我、愿意跟着我共同创业的乡里乡亲。为了继续打造“黑甜甜”葡萄品牌的影响力,我们的葡萄基地全部统一采用“双分立体吊绳栽培技术”和绿色果实套袋科学管理模式,做到全年不打农药,产品绿色无污染。2009年,合作社注册了“勃黑”商标,申办了5个无公害农产品标识。2013年,黑甜甜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勃利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4年“勃黑”被评为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同年,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成为黑龙江省农产品安全追溯网入网企业。有了强有力品牌效应后,我们又开始在精选和高端上下起了功夫,具有农村特色的包装礼盒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目前“黑甜甜”葡萄1市斤能卖到25元,产品始终供不应求。其中有部分产品,还作为高端礼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和杭州等地,受到大城市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四、展望未来情满怀,带领更多的乡亲同致富。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在众人眼中我算是成功了,但我自己清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继续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质量、和增值促销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勃利葡萄”地理标志价值潜力,以“黑甜甜”葡萄产业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今年投资3000万元,依托现有的栽培基地,以勃利镇蔬菜村为核心,集中连片建成辐射城郊村屯的“千户千亩千棚”的高标准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新建“黑甜甜”葡萄大棚1500栋。目前我们已经选好了地址,预计用一年半的时间建一个占地2000平米的气调保鲜库,共10个库,每个库容积在500立方米以上,可储存 800多吨葡萄,实现葡萄产品通过储存反季节销售增值。同时,积极探索葡萄鲜果配送模式,解决网络销售和订单销售葡萄鲜果长途运输难题,进一步扩展合作社的产品销售途径。项目建成后,葡萄基地栽培技术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量、品质得到提升,销售方式更加多样,合作社年产值将达到7500万元,纯效益5000万元以上,每年吸纳农民就业2600人,基本解决本村和基地村屯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在创业路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党和政府同时也给以我很多荣誉。1998年被市政府授予“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08年被评为七台河市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省合作经济组织十大经纪人;2014年获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我把这些荣誉都当做对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鞭策,我有信心让“黑甜甜”不仅在勃利大地上生根发芽,也能在其他市县乃至全省遍地开花。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将用百倍的勇气和热情不断地学习探索、开拓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