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绿叶对根的情意

来源:东北网 记者:王亮

我出生在一个以黑土地为生的农村家庭,吃着小米饭长大,从小对养育我的这片黑土地有着最真挚的感情。乡亲们没黑没夜的干活,换来的却是吃不饱,穿不暖。这些深深刺痛了我儿时的心灵。

就从那时起,一个梦想就在我的内心里扎下了根:“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城里,过上了在乡亲们眼里无忧无虑,神仙一样的日子。每年的闲余时间里我带着妻儿回老家,家乡的一草一木总是牵动着我的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十几年来,家乡的变化不大,只是屯前屋后的大杨树长高了,父母额头上的皱纹变密了,自己也在岁月的流逝中步入了中年,改变家乡、改变农村面貌、带领农民做点事情的愿望如燎原之火在我心中越烧越旺。

2011年的夏天,为了这份愿望和梦想,我和妻子不顾亲人、朋友的反对,变卖了城里的生意,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从那年开始,我走上了在黑土地上二次创业的征程。

280亩地,空旷、荒凉,杂草丛生。我站在那里,就像一个孤零零的哨兵。一座破旧的看护房就是我的宿舍,白天闷热,喘不过气,夜晚透着微弱的灯光。

直到今天,我还清晰记得,黑漆漆的荒野里堆满了钢材,我独自一个人在风雨夜里看护;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我爬上5米多高的棚架上指挥,几次从上面摔下来,为了学技术,我跋山涉水,足迹踏遍10几个省份.....

那个时候还没有温度记录仪,为了分析天气数据,在天还没有放亮的大冬天,我连续三年冒着刺骨的寒风到果树棚里去记录温度。有一天,爱人出门了,我和4岁的小女儿在园区里住,冬季的凌晨4点,是棚里温度最低的时候,我需要去记录,当我打着手电筒,把不同条件下的棚室里的温度都记录完以后,我突然想起了孩子,当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屋里的时候,我惊呆了:孩子蜷缩在水泥地上睡着了。屋里没有暖气,冰冷冰冷的,我不知道孩子已经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睡了多久,我也不知道孩子哭了多久,更不知道孩子摔伤了没有!当我把孩子从水泥地上抱在怀里的时候,看到孩子冰冷的脸颊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

合作社刚成立那会儿,我带领村民、社员在大棚里种西红柿,我虽然是农业大学毕业,但对种植技术,我和小孩子没什么区别。好不容易等到柿子红了,可是拉到批发市场连个人问都没有,后来我才知道,我种的这个品种是毛粉,不耐储存,根本就没人要!

我当时就懵了,是又恨又急!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能不恨吗?本来是想带乡亲们致富,这下可倒好,钱没挣着,还坑了乡亲们!这些西红柿可是乡亲们一年的收成啊!怎么办呢?动员百姓种大棚我可是吹了大牛的,有的人家甚至是借了钱才种上的!结果呢,费了这么大的劲,生产出来的东西白送都没人要。我就坐在地上愁啊,回去咋向乡亲们交代呢?想来想去没办法,在回来的路上我只好把整车柿子倒在了壕沟里然后装作高兴的样子回去了。百姓一看,哎,卖的好啊,非常高兴!干劲儿更足了,还七嘴八舌地说,这玩意挺好,比种大苞米强!明年我得多种点儿。

就这样,我连续几天拉出柿子,连续几天含着泪水倒进壕沟。2个月下来,百姓乐颠颠儿的数着票子,而我,赔了几十万。

后来,有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过意不去,纷纷要退钱给我,我说,乡亲们,你们愿意跟我干,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对你们发誓,咱们一定能种出最好的产品,一定能让合作社的每一样产品都成抢手货!

接下来,我四处拜访,田间地头、批发市场、找高校、找专家,学技术,学管理。

你别说,这些还真管用!我边学边琢磨,越琢磨越上道。就拿育苗来说,我总结的“三低一高”标准化育苗技术,还真解决了花芽分化不好,开花坐果率低的问题,受到同行们的普遍认可;靠勤奋专研,我从一个不知“嫁接”为何物的门外汉琢磨出“水培扦插”技术,得到吉林农大学教授的高度评价。

经过两年的风吹日晒,我从一个白面书生彻头彻尾变成了地道的农民,棚室成了我最长住的家。我答应乡亲们的也终于变成了事实:我们合作社种出来的东西在市场上成了抢手货,订单接踵而至,江苏的、上海的....乡亲们乐了,我的梦想似乎离现实也更近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2013年,百年不遇的内涝让我的梦想再一次折断了翅膀!连绵不停的大雨足足下了16天,沟满壕平,连水和路都已经分不清了。这场五十年不遇的严重内涝让所有种植户一年的希望在几天之间化为乌有,几百栋几天后就要上市的西红柿全部“泡汤”,颗粒无收。眼瞅着到手的钱就这样没了,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乡亲们就像疯了一样,明知道已经没有办法了,却仍然在大雨中挥动着铁锹,叠坝堵水.....有的,脚已经扎破了,染红了雨水,有的几天没吃饭,就是不回家。

我的老岳母一股急火,脑中风复发,住进了医院。当我去看望她,老人家把脸扭到了一边,嘴里就不停的说着一句话:这下死心了吧,这下死心了吧......

社员、工人们,还有我和爱人,抱在一起,在大雨中嚎啕大哭,不肯离去。大水淹没的,不仅是果实,更是所有人的全部希望啊!

我和爱人看着乡亲们那朴实无助的目光,我俩的心都碎了!我们的农民是可爱的,他们善良,他们不怕吃苦,他们也想改变生活的面貌,他们缺的,是一面旗帜,是一盏路灯,引领他们去前行。

我们夫妻俩当场决定,每亩地按照种玉米的最高价给乡亲们补偿,我俩可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乡亲们的老人和孩子还在等着吃饭、等着上学。

大水足足一个月才没了踪影,当时的园区,惨不忍睹,花了30多万新修的红砖路扒没了,到处是淤泥,到处是水沟,还有叠的坝,破损的大棚膜迎风飘扬,棚里的西红柿烂的满地都是。

那个时候,我晚上根本睡不着,未来何去何从?城里的家没了,生意放弃了,眼下的破烂摊子就是我的全部家当!难道就这样认怂了?就这样灰溜溜的走了?就这样成为别人的笑柄了?好几次夜里,爱人翻过身,嘴里嘟囔着:“咱不干了,撤了吧,撤了吧......”又翻身睡着了。

最痛苦的日子总算过去了。就在周围的人认定我和我的合作社倒下了,再也爬不起来的时候,我带领几个社员骨干又回到了园区,回到了的大棚里。我不能放弃!为什么不能放弃?因为我的梦想、我的誓言我仍然还记得!因为我答应过乡亲们的,我要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在思索,残酷的现实让我悟出一个道理:合作社想发展,百姓要致富就必须要转换思路!否则,创业的梦想只能是越来越远!

终于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2012年的时候,我在棚子里栽的几棵苹果树、桃树竟然安全的越冬了,2013年春天还开花结果了!虽然在这场大水中都淹死了,但是起码它是可行的!我似乎看到了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有了灵感:在我们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民都认为抢早是增加棚室效益的唯一办法。而实际上,黑龙江再抢早,抢不过辽宁,辽宁再抢早,抢不过山东,这就是地域优势,谁也改变不了。但是黑龙江有两大优势,早春温度低可以抢晚啊,昼夜温差大可以比品质啊。我们可不可以利用棚室发展水果产业呢?特别是毛桃,从全国来看,目前河北、山东两个主要桃产区设施内生产毛桃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他们是以抢早为目标。那么我们黑龙江可以延后,市场不重叠,相互补充,不存在价格竞争和产品积压问题。毛桃不耐储存,保鲜期不超过20天,那么地产水果就发挥了它特殊的经济价值,完全可行。

这个想法让我兴奋不已,茅塞顿开。

2013年9月,我先后3次拜访一所农业大学,探讨在黑龙江冷棚里种植富士苹果的可行性,可是三次提问换来三盆冷水,得到相同的答案就是:不行!你控制不了树形,控制不了腐烂病。2013年10月,我又拜访了另一所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想在冷棚里种桃子,得到的回答仍然是:不行,你越不了冬。

我还真就不信了,我当时找了个育苗基地花高价买回了大龄树苗,上冻之前就把苗栽在了冷棚里。周围的百姓没有人信,苹果树、毛桃树那是千百辈子长在大连、山东的,我们这行吗?真是奇想天开,净胡整!

    2014年春天,冷棚子里试栽的富士苹果、毛桃几乎全部成活,还有一部分树开花结果。到了秋天果子熟了,一品尝,那叫一个甜啊!没想到咱黑龙江也能种出品质这么优良的水果!这可是实现了南果北移500公里的突破,实现了九个纬度的跨越创新啊!这要是真的成了,不就是为我省的设施农业开辟了增收的新途径吗!

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规划了棚室的生产目标:“种苹果、栽毛桃,向休闲农业发展,走观光农业的发展之路。”

      我不但要在冷棚子里种出寒地水果,我还要建标准化示范园给老百姓看,让老百姓学,让他们学会挣钱的本事。这也许是我最后的机会和希望了,因为我也没钱继续投资了!

直到今天回想起这段往事,我就想起了也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新时期的农业人,都是探险者,如果成不了先驱,就让我们成为先烈吧! 也的确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我们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我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不去试一试,谁知道会不会成功呢!

 可以说2014年,是我创业的转折点,我的“南果北移”项目正式启动,我的创业梦想再次起飞。

         品尝到了试验成功的喜悦以后,2015年,我在冷棚里开始了大面积栽种苹果树和桃树,还有部分海棠。并“打起了盆栽果树的主意”:如果把苹果、桃、山楂、海棠栽到盆里卖,那咱可就赚大钱了!

转眼到了2015年的5月底,新栽到棚里的树苗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我又在憧憬着明年的丰收景象了,百花齐放,百果飘香.....

5月31日,又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场横扫肇源的龙卷风把园区一半以上的棚子刮成了鸟巢。那一刻,宛如世界末日到来,投资二十多万新换的大棚膜被撕成了碎片,一排排棚架子四脚朝天,新栽的果树苗齐刷刷的砸断,新建的工人宿舍房盖儿也被刮上了天!

如果说,2013年的内涝让我痛不欲生的话,那么2015年的这场龙卷风则让我冷静了许多!我坦然的接受了这一切,因为,这就是创业的考场上发给我的第二张试卷吧,也许以后还会有第三张、第四张.....老天只不过是和我又开了一个玩笑!总是在我要迎接曙光的时候,给我当头一棒。不过,这次的这一棒不但打不垮,只会更加坚定我创业的决心!因为我已经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我已经看到了远方的灯塔!

第二天,园区立刻展开自救,社员们也没有了上一次那么悲痛欲绝,我想,在创业的路上和我一起摸爬滚打几年挺过来的乡亲们变得成熟了,变得坚韧了!因为我们坚信,大风可以把棚架子吹散,但是万众一心的力量永远是吹不散的!

经过多方面努力,园区半个月就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2016年春季,棚里的桃花竞相绽放,盆栽果树也如约开花结果。

消息传开,来访的客人多了起来,赏花的,观果的,下订单的,还有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基层干部,还有好奇的外地农民,接踵而至。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我和乡亲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梦想的一次次起飞,迎来了丰收的硕果也赢来了事业上的无限生机。2016年我被评为黑龙江省百名农民创业之星,2017年我光荣的被评为大庆市劳动模范。乡亲们的胸前也被市妇联挂上了大红花。

我知道,这些荣誉对我和乡亲们而言,只是一种鞭策,我们还有更大的目标和更长的路要走,那就是要带领龙江百姓把家乡的水果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要把北纬45°黑土地上种出来的苹果、毛桃登上大都市的餐桌,让全国人民都来尝尝来自北方寒地的优质水果。

我想,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诸位一起分享我的创业历程,我感觉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成功,对于我们每一个创业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是,创业的过程绝没有捷径可走,它一定是充满了荆棘的坎坷之路。俗语说,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每一个行业里都有精英,每一份工作里都可以创造奇迹。只要是我们的心在前行,那么成功距离你,也许只是一步之遥!

2017年,在生产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挤出了30万元建设了“农民培训学校”,拿出了2万棵优质果树苗帮助乡亲们栽到了地里。我想,我一个人创业成功了不算啥,要是乡亲们都成功了我才算没白回来。我愿意把我的技术无偿传授出去,带动更多的百姓富起来,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因为,家乡是我的根,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