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宜州博物馆 读千年古城悠久历史(组图)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11月29日 11:25:00

  “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池行采访团成员在参观宜州博物馆

  “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池行采访团成员在参观宜州博物馆

  “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池行采访团成员在参观宜州博物馆

  “没想到宜州市文化底蕴这么深厚。”28日,“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池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宜州市冯京公园新落成的宜州博物馆,采访团成员、北京人民日报经济网的刘永参观后说道。和刘永一样感叹的还有采访团其他成员,他们在这里一睹冯京祖父墓碑、寿星蓝祥(1669年—1813年)御赐碑匾、宜州出土的汉代铜鼓等700多件珍贵馆藏文物,以及黄庭坚书法、复原的庆远古城全貌模型、土司衙门立体三维影像等。

  宜州作为广西历史上的八大重镇之一,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有文物点111个,该市自2011年5月开工建设博物馆,累计投入4500多万元资金。

  据了解,该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以“耀古烁今”为主线,综合运用实物、文字、图片、雕塑和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生动立体展示了黄庭坚、徐霞客、石达开、竺可桢、蒋百里等历史名人眷恋宜州的足迹,浙大西迁宜州办学的悲壮历史,壮族歌仙刘三姐演绎的多姿多彩民族风情等,展现宜州大地两千多年来的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深厚人文底蕴。

  该馆共三层,第一、二层展示宜州历史、人文、地貌、艺术、文学、民俗等方面内容;第三层展示宜州当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民生建设成就。该馆藏品1000多件,其中,嘉庆帝御赐寿星蓝祥诗碑是广西馆藏文物中仅有的古代皇帝御碑,属国家二级文物,碑刻内容为嘉庆帝御题诗一首,赐永定土司境内一百四十二岁寿民蓝祥,世称“长寿诗碑”;三大类型铜鼓分别为河池区域发现最早期的铜鼓—石寨山型铜鼓、河池区域发现最大型的铜鼓—东汉冷水冲型铜鼓和麻江型铜鼓,三面铜鼓制作精美纹饰图案丰富,对研究我区域的历史、民俗和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此外,该馆还有国家二级文物、目前广西发现壮文字最多的碑刻—廖士宽墓门碑,目前广西发现最大的古印—怪兽纽钢印,新石器时代器物—细绳纹敛口鱼篓罐、有肩玉锛、陶纺轮,战国时期器物—贝币,西周时期器物—玉玦,以及北宋黄庭坚书法墨迹本及拓片、北宋参知政事冯京祖父墓碑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文化相关藏品等。

作者: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翁玉赢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