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的大兴安岭,冰雪覆盖了茫茫林海。以往这个季节,正是林区砍伐林木、运输林木的繁忙季节。这样的场景在大兴安岭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伐木人已经变成了护林人和营林人。如今研究绿色食品开发、交流养殖技术、洽谈招商项目、发展冬季旅游……让人感受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气息,它搅热了大兴安岭的寒冬。
当年,数万名开发建设者的脚步叩醒了大兴安岭这片8万里的茫茫林海,人们绝不会想到,50年后的今天,这里的人们却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保生态、兴产业、上项目,培育经济增长点……刚刚过去的2014年,受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主产品市场萎缩等影响,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招商引资、域外建厂、境外采伐、全民创业等重点工作上来,坚定不移地抓改革、使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改革管理持续深入、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从严治党扎实推进,使祖国北方的绿色长城更绿更长。
实践活动洗礼干部面貌一新
自2014年2月下旬以来,以聚焦“四风”、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犹如一股春风,使八万里兴安林海春潮涌动。
群众路线怎么走?党和群众的心如何紧密相连?
大兴安岭地委带领全区3.3万多名党员干部,在省委督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学习教育,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他们用实际行动走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走进了群众的心窝里,为全区凝心聚力推动改革与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年来,大兴安岭地委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突出抓好学习教育,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召开了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有效扭转了以往党内生活不规范、不严格、不认真等不良倾向。坚决狠刹“四风”,突出抓好庸懒散慢、等靠拖、为官不为和以权谋私等问题的整改,现已整改地县乡三级领导班子问题1.1万个、个人问题2.4万个,整改率分别达到81%和89%。严格落实中央21项专项整治任务和省委“七查七治”、“六个专项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6项、2695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7个。全区新建制度778项,修改完善制度6350项,废止制度363项,初步形成了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的制度体系。
严守生态红线保护青山绿水
2014年,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对森林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将起到极大地保护作用。每年减少消耗林木蓄积100余万立方米、减少生产商品材56.5万立方米。无疑,停伐后森林资源总量减少的状况将得以根本扭转。
大兴安岭是国内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一直是我国东北“粮仓”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对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落实停伐政策,“一米商品材不能采、不能动”。这是大兴安岭的生态红线。
为把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的大兴安岭,严格执行国家决定,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365起,收缴木材366立方米,收回林地291.4公顷,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在松岭林业局那源林场243林班的中幼林抚育作业点,每天都有100多名林业职工从事抚育生产,他们全部来自木材停采后林业局贮木场的转岗职工,他们冬季参加营林生产,其他季节参加森林防火和管护工作,一年下来,人均能有几万元的收入。像这样包括转产职工在内的营林队伍,在大兴安岭有1.2万人。
恢复森林重在营林。2014年,本着权责统一、放管结合的原则,大兴安岭将造林设计审批权下放给林业局,制定了《营林生产项目检查验收管理办法》,重新定义了营林生产“三级”检查验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并依据各林业局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作业质量、专业化队伍建设、规范化生产作业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等实行生产计划动态调控机制,有效地提升了营林生产综合管理水平。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末,大兴安岭完成中央投资森林抚育305.9万亩,补植补造19万亩;地方三县完成森林抚育1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6.5万亩,促进了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生态建设的加强进一步巩固了“绿色长城”的基石。记者从大兴安岭行署了解到,
2014年,活立木总蓄积较上一年度增加740.5万立方米,达到5.6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增加了4.16万公顷,达到683.66万公顷;林地面积增加了1.38万公顷,达到809.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了0.49个百分点,达到81.86%,连续5年实现“三增长”,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单位。有了一项项资源保护的硬举措,大兴安岭才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异地引资建厂拉动经济增长
迎着新年的瑞雪,记者走进投资3亿元的加格达奇新世界时尚广场,这是刚刚营业的加格达奇区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三层共16000平方米的大厅内商户云集,前来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2014年以来,加格达奇区组成专门招商工作团队外出寻求合作机会,洽谈对接项目,使招商引资工作收到成效。已有北天原、鑫丰机械、煤玉工艺品、兴盛金融大厦、西岭综合市场等9个项目建成试生产或营业。
与此同时,一路向北,早已停止冬季木材生产作业的漠河贮木场内却机声轰鸣,这是受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省九○四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在这里进行矿泉水资源勘察作业。
受大兴安岭良好生态资源和纯天然无污染水源环境的吸引,2014年11月底,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杭州来到哈尔滨与大兴安岭洽谈共同开发矿泉水资源事宜,并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大兴安岭投资5亿元兴建矿泉水项目,整个项目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以开发高锶低矿物质水为主,水源为地下永冻层矿化活水,计划年产21万吨矿泉水。
2014年,大兴安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他们先后与中国林业集团、农夫山泉、葵花药业等集团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据统计,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亿元,新签约项目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个,肇东、安达项目区有4个项目复工,北极旅游名镇建设加快推进,宛西制药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建成运营,全区旅游接待人数40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分别增长5.9%和5.8%。松岭岔路口钼铅锌多金属矿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7亿元。全区境外采伐生产商品材47.7万立方米,加工板材12万立方米,其中圭亚那生产的商品材每立方米利润达到1600元。制定出台了全民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使用办法和担保贷款管理办法,6.7万创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全民创业实现增加值23.7亿元,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全区最大的转型项目、富民项目。
不断改善民生让生活更幸福
纵观2014年大兴安岭的民生工程,首先就是为职工涨工资,这是最大的民生。唠起涨工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和同事们都涨了300多元的工资,这回年底又涨了200多元。从2011年以来,大兴安岭就保证职工工资年年增长。2014年,大兴安岭多方筹措资金,增加了职工工资收入。林业企业在岗职工人均月增资103元,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兑现了第四、第五次阳光工资。
“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让百姓觉得生活有奔头,工作有劲头。”这是大兴安岭各级党委和干部的共识。
一年来,大兴安岭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呼玛、塔河、漠河被确定为国家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新林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电影《蝴蝶有棵树》拍摄完成,《爱的北极光》在全国各地数字影院上映。争取就业专项资金1.25亿元,全区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追讨农民工工资1954.2万元,收缴保证金1101.6万元。地区社会福利院、呼玛老年公寓建设完成,发放城乡居民低保、医疗救助等资金1.6亿元。林业棚户区改造结转项目和新建项目全部开复工,分别完成31.3万和19.7万平方米。强力推进加区热源扩建、热网改造和终端用户改造,及时解决居民住户反映的各种问题,使加区供热得到了有效保障。
对于涉及百姓的民生项目,大兴安岭总是全力以赴地实施,目的就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2015年,大兴安岭又将供热主管网改造、解决村屯、林场居民饮水安全、提高职工工资收入、保障房建设、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列为新一年的民生工程。
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发展活力,破除思想禁锢,着力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不快、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
基于这一理念,2014年,大兴安岭突出重要领域,积极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直属企业改革、中小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使改革管理持续深入。成立了地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经济体制、生态文明建设等8个领域专项改革工作方案,及时向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汇报了特殊的区划体制和改革建议,启动实施了韩家园林业局管护区划调整试点改革,有序推进电力工业局股份制改造,组建了行署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神州北极木业、国林矿业和兴安国际林业投资公司纳入地区直属企业管理,地本级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51项、下放91项。先后对水利、住建、公路、城镇绿化等四大类230个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了公开招标、低价中标,中标金额13亿元,节省建设资金1300万元。清理“吃空饷”人员311人,清理“小金库”违规资金859.2万元。
党的建设加强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大兴安岭健全完善了地委委员会议议事规则和地委领导班子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加强,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到林区慰问演出,林业宣传工作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四大森工首位,志愿服务对接经验被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推广,继发现原始岩画之后,“龙首洞”考古开启了探究大兴安岭文化的又一个里程碑。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对行署统计局局长等4个正处级领导岗位进行了竞争性选拔。切实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1件,其中大要案82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84人。深入推进平安兴安、法治兴安和过硬政法队伍建设,综治工作暨平安建设目标考评综合评定排名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有力促进了全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主动适应新常态走好绿色发展路
作为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的大兴安岭,2015年,面对全面停伐后带来的生态建设任务艰巨,减收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潜力,推动转型发展?1月21日召开的大兴安岭第一次地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发展目标令人振奋。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挖掘潜力促进转型发展。大兴安岭地处边疆,生态重要、区位特殊,直接享受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就有7项。“十二五”以来,累计争取到位资金305亿元,仅天保工程每年投入就达20.5亿元。全面停伐后,国家和省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加强生态建设、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因此,2015年,大兴安岭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在政策争取、资源开发利用、经营管理、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对俄经贸合作、信贷投放优势方面潜力巨大。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2015年,大兴安岭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稳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以韩家园林业局为试点,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管护区划调整,探索符合林区实际的改革转型路径。以宽职能、少机构为目标,深化大部门制改革,推动行署部门内设机构综合设置,适时启动事业单位实质性分类改革。林产工业以神州北极木业为龙头,引导区内木材加工企业做配套,或到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等地建车间搞加工,进一步加强与中林集团合作,提升林产工业整体发展层次。借助国家分离企业办社会政策机遇,争取纳入地方财政管理。明晰行署与省直管县区事权,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争取等由县区直接对省,地区不再投入,跨区域项目地区平衡财力适当安排。积极推进服务外包,选择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企业,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抢抓省建设“东丝路带”机遇,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洛古河临时过货通道通关,推动洛古河界江大桥项目建设。多角度参与俄远东地区资源、工业产业链、跨境物流等合作开发,力争外贸进出口实现3089万美元。稳步推进俄罗斯和圭亚那境外采伐项目,境外生产商品材60万立方米。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大兴安岭积极适应发展方式、经济增速、改善民生、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新常态,确定一系列抓产业、稳增长的新举措,呈现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