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盯上的犯罪嫌疑人插翅难飞
——记绥芬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徐春雷记者 李颖
编者按:在由绥芬河市委、绥芬河市人民政府近日开展的“十佳公仆”评选活动中,有10名来自基层单位的同志被评选为“十佳公仆”。他们胸怀全局,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千方百计帮群众办事实、办好事,在平风的岗位上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从今日起,本报开辟《“十佳公仆”的一天》专栏,通过刊发他们一天的工作事迹,让更多的人看到“公仆”的典型形象。
作为一名刑警,他像钉子一样,锲而不舍、入木三分,被他盯上的犯罪嫌疑人,插翅难飞;作为一名刑警,他是同事心目中的榜样,百姓眼中的好警察;作为一名刑警,他却是女儿眼中的“失职”父亲。从警16年来,他组织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5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达1000余万元。一起起案件的侦破,一次又一次地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锤炼出他铁人一样的精神。他就是我市十佳公仆、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徐春雷。11月15日,记者走进刑警大队,与许春雷副大队长共同工作了一天。
7:40,上班。
徐春雷来到单位,打开办公室的门,浇花是他一天工作的开始。
8:00,每日例会。
徐春雷和同事们准时出现在刑警大队会议室。例会由大队长王和主持,先是查看值班登记表,然后梳理、公析前一天的案情,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十五分钟之后,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9:40,接到报警。
一名男子急匆匆地来到刑警大队报案称:他母亲张某从前一天中午11时起直到现在无法取得联系,她驾驶的斯巴鲁傲虎旅行车也找不见了。并且他母亲的中行银行卡从头天晚上到现在,被人陆续取走人民币4万元。
10:00,分析案情。
许春雷和队友们一起研究案情,制定破案计划。
10:20,走访调查。许春雷带领队友对张某周围的同事及亲属展开走访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张某没有和家人事先沟通就失去联系的反常表现,极有可能受到了不法侵害行为。
13:20,调取监控录像。
许春雷和队友来到110指挥中心,调取了案发现场及附近的监控录像。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视频画面,捕捉其中的疑点。发现线索或情况后,就马上核查,然后又排除掉。就这样循环往得,一个人又一个人地排除。近两个小时的煎熬,他们眼睛一亮:终于发现可靠线索了。
15:10,驾车追踪。
通过调取出城监控录像,许春雷和队友们发现,失踪车辆从绥芬河市二中队附近出城驶入了东宁县。许春雷立即带领一组队员,驾车沿可疑车辆行驶的线路追踪而去。同时还与在家分析案情的侦查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便随时确定追踪线路。
15:40,追向吉林。
当许春雷和队友们追到东宁县时,发现可疑车辆已经离开东宁县,进入了吉林省。许春雷带领侦查员马不停蹄,又驾车驶向吉林省。至此,记者一天的采访结束,可以回家了,可许春雷和队友们的工作却刚风开始。如果记者猜得不错的话,一个不眼之夜正在等待着他们。
最惊险最得意和最无奈的事
记者 李颖
与许春雷副大队长共同工作的一天里,这位刑警跟记者谈了他经历的最惊险、最得意和最无奈的事情。
最大的愿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从事预审工作。在我印象当中他就很少回家,经常公出,逢年过节都要在单位值班。但是他一回到家里就会忙活个不停,家里的烧柴、房屋的维修等,样样干的有条不紊,无所不能。慢慢成长的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警察什么事情都能干成,而助都会干得很好。后来我真的实现自己的愿望了。虽然不能经常和家人在一起,但活得很充实。”许春雷说。
最惊险的事:迎着刀从三米高的护城上跳下去
“干刑警,哪能没有危险?抓捕的人往往都拿着刀枪。”在外人看来,这些真刀真枪的搏斗场面,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但许春雷谈起这些经历时,感觉像吃饭睡觉一样,再平常不过了。许春雷回忆说,2002年秋,他执行一起抢劫嫌疑人抓捕任务,其中一个嫌疑人看见警察后,拔腿就跑。他沿着闹市区一直跑出了500多米,忽然越过银行的扶手从离地面三米高的护坡上跳了下去。紧追不舍的许春雷,也纵身跟着跳了下去。嫌疑人落地后,起身就从裤兜内掏出一把尖刀企图行凶,但他不是许春雷的对手,最终被许春雷制服了。
最得意的事:一天抓住8个犯罪嫌疑人
作为刑警,许春雷为了破案,扮过电工、下水道修理工、搬运工等,有时为了需要,他一天要扮演多个角色。“我和同事最得意的事,是一天抓过8个犯罪嫌疑人。”许春雷告诉记者,去年11月,我市某建筑工地报案称,工地里的水泥每天都要丢一些,工地也想了些办法,但就是抓不到贼。许春雷和队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认定这个偷水泥的贼是自家的,是监守自盗。许春雷立即带着队员扮成外地破烂王潜入小区侦查。在确定盗贼后,许春雷又在小区内蹲守了三天三夜,终于将盗贼当场抓获。“算不上很得意,但一天抓这么多犯罪嫌疑人,在我的刑警生涯里,还是第一次。”许春雷说。
最无奈的事:女儿和他不够亲
“我们这行有个潜规则,从不对家人讲故事。”许春雷告诉记者,他整天刀光剑影,但他从不在家人面前提一句办案的事。最怕家人担心自已的安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往往是刚回家到家里,就接到电话走人。2001年,孩子刚刚出生13天时,他却出门执行任务去了,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零三天。”说起做刑警的丈夫,许春雷的妻子有感而发。
许春雷说,孩子小的时候从没正儿八经地抱过几次。和孩子见面的时间又少,如今女儿12岁了,正值青春期,有时会有些叛逆,很少与他这个做父亲的沟通。“这也是最遗憾的事了。父母和老婆都能理解,但一想起欠孩子的,心里就不是滋味”许春雷说此话时颇为伤感。(《今日绥芬河报》,2013年11月25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