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高校扩招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9月07日 16:47:54

  1999年的高校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这次扩招之前,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还曾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的风潮,高等教育也出现了急躁冒进、盲目发展的势头,当时的教育部红头文件提出要在15年内普及高等教育,于是,一场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运动开始了。大跃进式的扩招持续了三年,到1960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已达32.3万人,比扩招前的1957年增长了3倍多。高校数量发展到1200多所,增幅达462.9%。盲目扩招的结果是高校不堪重负。在随后而来的经济困难时期,高校招生很快跌入低谷。第二次高校扩招发生在1978年,当时全国刚刚从十年动乱中恢复过来,各行各业人才奇缺。在对各类人才的热切期盼中,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全国高考正式举行,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多达580万,远远超过高校的招生计划。扩招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的呼声。北京率先扩招,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跟进,造成了第二次扩招。第二次高校扩招只持续了一年就结束了。

  从1999年开始的这次高校扩招一直持续到现在,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扩招规模最大的一次高校大扩招。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围绕着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挤上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为了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为扩大教育消费,缓解就业压力,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即在校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十五”计划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前到2005年。继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2000年高校继续扩招,并且规定扩招比例要向西部地区倾斜。此后,高校扩招每年都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大学新生从扩招前1998年的108万人,激升至2007年的567万人。

  从1999年到现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约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比1998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高校扩招的原因之一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1998年我国的大学生在校人数只有780万,占同龄人比例为9.8%,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低标准15%的水平。高校扩招原因之二是广大群众普遍渴望子女都能受到高等教育,政府有责任尽量满足他们这种愿望。高校扩招原因之三是扩招也可以推迟学生就业,增加教育消费,是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扩招原因之四是由于过去招生比例低,录取人数少,考大学难,迫使基础教育集中力量应付高难度的考试,因此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高校扩招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数百万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进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高。扩招给无数考生和家长带来了希望,也给高校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在扩招的同时,中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大增强了办学实力。

 


  但扩招也带来了高校办学资源的全面紧张,教学管理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今后几年将放缓高校的扩招速度,预计明年扩招幅度将不超过4%,后年不超过3%。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