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与厄瓜多尔的基多市郊建地球赤道纪念碑、中国的汕头建北回归线标志塔类似,江苏淮安修建中国首座南北地理标志园。 据相关人士介绍园内南北地理分界标志雕塑,其中心为一个地球状的标志物,按暖冷色调分为南北半球,桥面也以此为界分为红蓝两色,整个标志雕塑预计年底建成。
 
  经过8个月的建设,位于淮安古淮河上的南北分界线标志物已基本完工,进入内部装饰阶段,有望在“五一”前向市民开放。标志物以球形为母体,分为南北两半球,北侧为渐变冷色调,南侧为渐变暖色调,喻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行人可从球中穿过,感受跨越南北气候带的感观变化。…… <<< 详细
  “十一”黄金周期间在某个城市游览,发现路边一坐规模不小的怪异建筑,一打听,好像是该市的地理中心标志之类。好奇地绕那建筑转了一圈,不要说人影,连门可罗来的雀影也没见到一个。友人说建这玩意是“风水”的需要。由此又想到,今天一些人热衷的象征所谓“文化”的标志,只怕不用等到明天就会沦为笑柄。…… <<< 详细
  近年来我国有关历史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之争从来都不曾间断。这种争夺战到底所欲为何,争夺背后的玄机耐人寻味。有人认为这是利益之争,更多的人认为这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无奈之举,争夺的实质是利益驱动下的资源经济博弈。 …… <<< 详细
  几个市为何争设南北分界标,是他们真的在关心地理知识?非也。对于地理标界,不但传统出版地图早已标得一清二楚,即使在实地进行记标,也只能由国家权威的专家进行论证,不能由各县市自行其说。在实地论证基础上设一个简单的标记即可,不必兴师动众费力费财去进行争夺。 …… <<< 详细
  江苏淮安正在动工的南北地理分界标志雕塑是一球状物,因此有网友戏称其为“天下第一蛋”。这个“蛋”该不该扯、扯这个“蛋”会浪费多少纳税人的钱财、扯了之后到底有没有意义,政府官员及其聘请的专家当然有其一套说辞。…… <<< 详细
  从建设城市自己的地标性建筑,到争夺名人或上古传说的文化遗产,再到争夺“国家级”的地理分界“标志权”,许多地方在开发利用资源、寻找“城市名片”方面可谓殚精竭虑。…… <<< 详细
关于江苏淮安开始建设我国南北分界标志的调查
1、您认为中国南北方是否存在分界线?
没有,自古以来就不存在这一说法。
有,秦岭-淮河一线也被视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2、您认为淮安是否应该建设我国南北分界标志?
应该建设,这样分的清楚。
不应该建,劳民伤财。


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正是因为诸多地位,秦岭,被称为“献给地球的礼物”。

  从自然地理来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 从人文地理看,长江是南北分界线,历史造成的。 秦岭——淮河以南算南方,反之算北方。秦岭以北:气候较为寒冷,为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秦岭以南:气候较为温和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秦岭-淮河一线还是几个重要的分界线:

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

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

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

是水田为主的耕地与旱地为主耕地的分界

粮食作物小麦为主和水稻为主的分界

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

一月份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