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炮火,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北大荒。
从1946年创办各类小型农场开始,短短三年时间,黑尤江地区机械农场的“幼苗”纷纷破土而出,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从小兴安岭山地到松嫩平原,从兴凯湖畔到完达山麓,处处飘扬着“公营机械农场”的鲜艳红旗,迎风猎猎作响。它向世人宣告:北半球三大黑土带之一的北大荒,一批中国军人冒着战争的硝烟,深入荒原,白手起家,在战争的间隙里创建了机械化的农场群。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垦区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降临于世!
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黑龙江地区的农场,大体上分三个层次、四种类型:一是县营农场,其中原黑龙江省县营农场43处,原松江省79处,共122处。这还不包括当时党政机关、部队和人民团体创建的小型农场。二是属原黑龙江及松江两省省营机械农场的有:宁安、桦南、集贤、五大连池、赵光、查哈阳、伊拉哈、绥滨等共8处。三是由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直接领导的机械农场有:通北、永安、八一五、鹤山等4处。四是由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领导的荣军农场有:香兰、孟家岗、二龙山、红星、伊拉哈、伏尔基河等6处。
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公营机械农场逐渐增多和发展,东北农业部深感重肩在身,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公营机械农场领导机构。于是,第一个国营农场管理机构——东北机械农场管理局应运而生。
1949年4月。刚解放不久的沈阳市。原东北大学的大院里有一幢挂着“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牌子的楼房。牌子依旧,内部机构却起了变化:增设了一个公营农场管理机构,名叫“机械农场管理处”。
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第一个农场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东北地区公营农场工作。鉴于东北地区的机械农场大都在黑龙江地区。不久,这个处就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从沈阳北陵迁到哈尔滨市阿什河街100号那幢楼房里,并挂出了牌子,叫“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
局长顾绍雄,是一个既懂农业又有魄力的领导干部。辽宁新民人,原来是东北大学农学院学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东北学生南下请愿团,在北京参加了学生义勇军。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之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在冀中地区与敌人周旋,先后担任冀中军区秘书长,行署粮食局长。1945年,他随部队开辟东北根据地,先后担任双辽县县委书记兼县长;辽北、吉林省政府秘书主任。1949年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增设“机械农场管理处”,组织上就将他调任首任处长,后改任局长。当时,他36岁。
顾绍雄上任后,深入北大荒各机械农场转了一圈,搞调查研究。沈阳解放不久,他就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曳引机管理所”那里接收了卡特彼勒、江迪尔、法尔毛、福特等拖拉机190台。他还到苏联去参观学习,又以农业部的名义,从苏联进口斯特兹一纳齐拖拉机100台;第二批进口苏联C一80拖拉机14台、纳齐拖拉机80台、联合收割机14台和犁、耙、播种机等农具355台。这些机车和农具大都分配给黑龙江地区最早创建的农场使用,提高了北大荒农机化水平。
当年,有一段顺口溜甚为流行:“北大荒,四大累:摇纳齐,研大瓦,掏滚筒,抠大犁!”这表明:拖拉机手数量少,技术水平低,作业时故障多,劳动强度大。顾绍雄见此状况,很是着急,他就号召最早创建的农场开办拖拉机手训练班,从邻近县城招收一批有志于农业机械化的中学生,将他们培养成新中国第一代拖拉机手。他逢人就说:历史已把农业机械化的重任交给了东北地区,交给了北大荒,我们应当像打辽沈战役那样,把农业机械化的战役打赢!如果说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是解放全中国的先声;那么,北大荒就应当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源地和根据地!
此话掷地有声,激励了正在农机化道路上艰难起步的农场干部和工人。从1947—1949年,松江省营第一农场(宁安农场前身)、花园农场、查哈阳农场、赵光农场等纷纷办起了拖拉机手训练班(有的叫“火犁训练班”),为垦区培养了千余名拖拉机手。其中有闻名遐迩的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耿德拖拉机中队”队长耿德等。1949年春,顾绍雄在沈阳办了一期拖拉机手训练班,他还在哈尔滨市郊创办了“公营农场技术学校”(后改名为“王岗机械农场技术管理学较”),为农场输送了一批初、中级农机技术人员。
那是热火朝天的年代。人人都发奋工作、学习,尽快医治战争创伤,建设美好的新中国。作为新建的机械农场管理局的干部们,也不例外。他们在年轻局长的带领下,决心使这个管理机构象拖拉机一样,把整个黑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农场群都带动起来,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1949年冬,顾绍雄在东北机械农场第一届技术会议和第一届作物会议上,提出了“定员、定额、定量”等技术管理制度和农机、农艺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翌年,创办了《机农通报》。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这是我国第一本农业机械化刊物。
顾绍雄还聘请会俄语的技术人员,翻译了包括《斯大林80号拖拉机性能》在内的大量资料。又组织了选荒建场大队,赴北满选择适于建立机械农场的大片荒原,创建了“八•一五”、“鹤山”机械农场。他还组织了“西南、中南、华东”三个招聘团,分赴重庆、武汉、上海等地招聘技术干部,既充实了管理局机构,又加强了所属机械农场的技术力量。
顾绍雄懂俄语,这在当年“向苏联学习”的热潮中,是一个极有利的条件。他嘱咐管理局资料室订阅大量苏联报刊和有关农机、农学的书籍,最受欢迎的苏联报纸是《国营农场报》和《集体农庄报》了。因为这两份报纸上报道的消息,农场和农庄的机械化管理,连同有关农机、农艺方面的文章,值得借鉴。“苏联的今天,就是咱们中国的明天”嘛!
当年,出入局长办公室的人,经常发现顾绍雄的办公桌上有一份他个人订阅的苏联《红星报》。看到后,内心产生既敬佩又羡慕的心情。
不久,这位年轻局长从哈尔滨市内请来一位白俄老太太,给管理局全体干部上俄语课,于是,阿什河街100号的那幢灰色楼房里,从二楼会议室窗户经常传出白俄老太太教中国“学生”们的俄语发音:“达拉——克——达拉……”(按:俄语“拖拉机”)
1951年8月,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撤销,所属荣军农场和解放团农场均划归公营农场管理局领导。原属两大系统的机械农场,合为一体了。1954年,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撤销,并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
至此,第一个国营农场管理机构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但,她的历史功绩应该载人北大荒开发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