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要求,一支精干高效的互联网人才队伍是实现新时代新使命的关键所在,而培养互联网人才是时代赋予职教人的崭新课题。吕子亮就是这样一位时代课题的担当人。
——题记
德才兼备 家国情怀
吕子亮,男,中共党员,高级教师,200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专业,同年就职于鹤岗职业技术学校,担任计算机专业的教研组长、班主任、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人民教师的要求,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践行“师范”二字,在平凡岗位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学生的未来放在心上,以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作为工作目标。
新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更高的政治意识,他始终在思想上保持与党中央一致,以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把对党忠诚体现在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在班级定期开展学生思政活动,利用班会、团活等与学生研读国家时政、讲述大国工匠故事、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使所带班级呈现德技双修的良好班风。
他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的案例中有国家层面的如美国制裁中兴公司事件,对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哪些影响,再如国家如何对网络诈骗犯罪的零容忍打击力度,还有个人行为方面的如日常散布或转发网络谣言可能触犯刑法等。他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到一次次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工匠精神 成果斐然
2008年学校为了提高师生专业素质,以赛促教,鼓励教师带队参加黑龙江省学生技能大赛,他最早带队的是2006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他一面与同事研究flash动画制作,一面组织学生训练,学生的基础薄弱,他找一些案例任务,陪学生一起练习,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经过师生不懈的努力,我校第一次参加省级技能大赛获得flash动画制作的三等奖。
获奖选手在毕业若干年后回忆说,感谢当时的指导教师的辛苦付出,当把证书在父母面前展示时,使他们体验到获得肯定的喜悦和自信。
2015年他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这次培训他有机会与全国很多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了很多关于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先进经验,2016年他参加了国家级技能大赛裁判员工作,对技能大赛有了更高的认识,
2018年,他与班主任、指导教师共同努力下,2016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刘明凯获得省级一等奖,这一成绩是他从2008年以来,对培训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十年坚守,他率领参赛师生团队收获的不只是大赛成绩,也有他们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终身学习 教学创新
他常说学习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驱动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教师的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他通过努力,获得了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资格,并将项目管理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融入技能训练中,融入班级管理中,融入学校信息化教设中。
他深刻认识到,唯有知识常新,才有学生乐学,他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先后学习了《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学习工程与管理》、《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等课程,不但学习大学名师在专业领域的高深造诣,也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大力提升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技能。例如他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应用思维导图创新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感觉形式新颖,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明显。
通过学习提升了他的教学质量,提高了他的专业能力,他认为教师本身就是终身学习者。
顺应时代 培育英才
正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体现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上。2013年他参与了黑龙江省十二五课题《中职学校项目课程的开发与改进》,在这项课题中将计算机专业课进行项目化改进,通过对本地信息技术企业进行调研,采集工作现场视频制成教学素材,使实训教学与岗位需求有效衔接,解决了实训课程与现实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
2018年他主持了黑龙江十三五课题《中职学校专业导学课程的研究》,该课题是对高一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专业引导,通过对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趋势进行行业分析,使学生了解整个专业的发展方向,运用蓝墨云班课信息化教学软件整合学习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为了带动学校整体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他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课题研讨活动,并为其他专业做好技术支持,在2018年度黑龙江省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中,他参与的《Poster(海报)》获得团体一等奖。团队成员各专业的深度配合使信息化教学水平上升了新的高度,使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互相推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正逢我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国家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新时代职业教育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他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必能带领团队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德高技强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