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师是大桥,为学生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走向收获的峰巅;也有人说教师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学生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她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她的价值;她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她的职业。但是她是一名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她叫杨春艳,女,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齐齐哈尔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2000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9年至2015年任理工系财经教研室主任,2016年至今担任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理工系副主任,副教授。从教19年,她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敬业勤奋,一丝不苟;为人公道,严于律已;关键时刻顾全大局,明辨是非。凭借着自己良好的操守和人格魅力,为师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她先后被评为省师德先进个人、市岗位好职工、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校师德先进个人、教学新秀、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齐齐哈尔市政府嘉奖。

一、用师德的高尚完善自己的人格
“德为师之本”,作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的她,在政治素质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深入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等。通过学习使自己思想素养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
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她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她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努力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
二、用无私的奉献去诠释教师本色
源于对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她数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十几年来,她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能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并取得一定成效,理工系在各项工作中都走在学校前列,在学校教学检查中一直保持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用终身学习来享成果
专业技术水平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能力,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始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她有效地利用学校安排的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断学习,2009年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三年获得硕士学位。2013年9月又被学校选派到哈尔滨商业大学访学,在学习过程中,她不断积累经验、摸索探讨、总结方法,通过学习了解了高校的教学经验,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到了以学促教,为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撰写价值较高的科研论文。多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的论著《财务管理》、《新编财务会计》、《统计学基础》担任主编,《空间解析几何》担任副主编;《基础会计》课程获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持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参与了五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市级获奖,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四、用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将教精学实,能用、够用、适用、会用的教学原则融入教学实践中,深入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活动,教学中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她还特别注重德育渗透,结合当前形势,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家乡经济建设做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教学效果显著,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在几年的学生评教中,均获得了优秀的评价,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连续三年教学质量考核A级。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杨春艳同志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永远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