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产业项目促结构调整 协调发展惠百姓民生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8月13日 08:50:50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东北网8月12日讯(记者陈显春 那鹏翔 孙晓锐)近年来,甘南县紧紧围绕“调结构、壮产业、民生”总体思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生产、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8.4亿元,被评为全省财源建设先进县。

  飞鹤乳业。

  甘南县地处我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幅员面积4792平方公里、耕地310万亩、人口37万。是国家级绿色葵花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县,有着“中国向日葵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

  全县列入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共15个,总投资额15.68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8亿元;实缴税金完成1.5亿元。全县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突破23亿斤,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去年,共改造棚户区1.7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70套;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泥草房600户。整合资金2320万元,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办理各类事项13.8万件。

  洽洽食品瓜子包装车间。

  甘南县在发展优势方面有着良好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富集,生态环境优良。产业项目是立县之本。为此,甘南县着眼重点产业,把抓好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不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引进新上一批前景好、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促进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今年1-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5.1亿元,增长34.8%。为了确保抓好重点产业项目,该县结合市委确定的12个重点产业,根据自身县情实际,确立了乳、肉、酒和葵花4个主导产业,节能环保、文化旅游、中草药、马铃薯、养老、食品加工以及现代物流等7个重点产业。

  万亩水稻基地。

  从历史上看,甘南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三次产业结构比大约为5:2:3,农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农业的强盛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为此,甘南县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全县总共压缩玉米种植面积51.7万亩,全部改种有龙头企业对应的水稻、饲草饲料、中草药等高效品种,目前看,效果非常明显,经济高效益十分可观。

  畜牧业是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因此,甘南县坚持农牧结合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依托嘉一香企业,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全力打造猪经济,年底全县出栏生猪力争达到65万头,将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实现增收致富。积极向上争取,对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落实100万元补贴政策;并细化分解生猪补贴政策,降低政策补助门槛,调动和刺激中小型养殖户积极性;并积极把握象屿集团注资与草原宏发合作的有利契机,引导农民加快发展肉羊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同时,狠抓规模经营,通过发展规模经营,广泛应用大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降低斤粮成本。鼓励打好“兴十四”品牌,坚持一村带一镇、一镇推一县发展思路,依托“兴十四”的高端品牌、终端销售渠道,带动全县优质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

  兴十四村别墅区。

  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明年力争在县城到兴十四道路沿线两侧,建设一批蔬菜大棚,并不断做大规模,做大市场,提高效益,推动发展。同时,打造电商平台,加大与阿里巴巴、腾讯等电商合作力度,发挥甘南电子商务协会作用,推进“兴村网”建设,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扩大电商线上销售规模,真正实现“买全县、卖全国”。

 

  甘南县目前仍有贫困人口29641人,涉及到贫困群众的住房、治病和生产等问题。今年,该县在危房改造、低保扩面、医疗保障、教育助学、养老服务、残疾救助等6个方面,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开展了“1+6”结对帮扶活动,全县各级帮扶干部纷纷走进贫困户家中,多与贫困户亲近沟通,多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实现了真正的对接帮扶全覆盖。

  重振葵花产业。

  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推进平安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建立完善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机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作者: 陈显春 那鹏翔 孙晓锐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邵春英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