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打造中央“大厨房”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8月10日 09:05:41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东北网8月10日讯(张亮 记者 陈显春 那鹏翔 孙晓锐)盛夏时节,鹤城大地绿意盎然,3600万亩耕地里各类作物长势喜人,微风吹过,一眼望不到头儿的稻田里涌起层层绿浪。时而,一两架航撒的农用飞机在头上飞过,为生长旺盛的水稻送去富硒等营养元素。

绿色海洋。

水稻长势喜人。

  数据显示,多年来,齐齐哈尔的粮食产量稳定在250亿斤左右,已经实现了“八连增”。2015年,全市粮食产量实现300亿斤,比2010年增加了10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50元,提前五年实现翻番。

  据市农委的负责同志介绍,有着“绿色食品之都”美誉的齐齐哈尔,在国家实施两江平原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向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动力,通过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添活力,使齐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真正成为国家的大粮仓,百姓心中的中央“厨房”。

漂亮的马铃薯花海。

设施农业。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调优结构,不断释放农业发展动能。在种植业上,齐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向优势品种上调、向提高品质上调、向特色高效上调、向饲草饲料上调,有力促进了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发展。压缩玉米、稳定大豆、增加水稻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市玉米面积缩减至1970万亩,以高蛋白大豆、豆浆豆为主的大豆面积稳定在540万亩;持续推进“旱改水”,水稻面积发展到528万;全面实施马铃薯“东增西扩”计划,马铃薯种植达到180万亩,种薯面积达到36万亩。同时,按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要求,齐市严格生产标准、规范基地建设,建立物联网监控和质量追溯系统,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呈蓬勃发展之势,既加快了高附加值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也全面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在畜牧业调整上,重点发展“两牛一猪”。截至2015年底,全市“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达到2925个。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奶牛承载能力达到20万头以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内牛产业提档升级,着力发展龙江雪牛和讷河恒阳育肥奶公牛,使龙江元盛、讷河恒阳两户龙头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抓住两江平原综合配套改革的有利契机,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坚持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生态化同步提升,增强了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十二五”期间,新增现代农机合作社140个,综合机械化程达达到95.1%;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水利投资政策,积极谋划和争取了一批水利大项目,并重点抓好水田开发工程,扎实推进“节水增粮”行动田间工程建设,实话节水增粮面积179.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多万亩;实话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林、生态经济林等工程建设,全市林地面积达58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2%。

  全力推进互联网+农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十二五”期间,通过提升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产业项目引领、扩大品牌效应,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围绕盘活存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增量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做优存量、做大增量。针对目前现有规模龙头企业产能不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对接不紧密的问题,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利益链接,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密不可分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互利共赢的格局初步形成。与此同时,齐市着力上马了一批涉农新兴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以玉米深加工、马铃薯主粮化精深加工、优质稻米精深加工、中高端肉牛制品、杂粮深加工、中老年功能食品为主的产业集群,既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不断开拓市场,齐市以“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契机,加快我市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东北黑土电商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有效扩大了我市绿色有机高端产品销售。其中,龙头企业、合作社建设农业物联网监测点182个、产品质量追溯平台62个、自建电商平台28个、开设三方电商网店40个。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已发展到188家,全年网上销售农产品60万吨,增效36亿元。

  市委书记孙珅表示,为全面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步伐,使齐市早日由农业大市变为农业强市,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型农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突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增加高效特色作物种植,实施规模化养殖,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养殖结构和产业结构,构建粮经饲结构合理、种养加一体发展、农林牧渔协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作者: 张亮 陈显春 那鹏翔 孙晓锐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邵春英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