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是“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盛,许多家庭和百姓都与大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业元素和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记忆之中。齐齐哈尔工业起源于建国前,兴盛于建国后,是共和国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有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中国一重集团,世界著名的铁路货车生产基地——齐轨道交通,全国闻名的特钢生产基地——北满特钢,全国机床骨干企业——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集团,东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龙华汽车,东北地区最大的大型拖拉机生产基地——中国一拖,著名的军工装备企业——北方机器和北方华安公司,素有“钢铁机械城”之称。
改革开放以后,新崛起了飞鹤乳业、中粮玉米、港进食品、清龙米业、和美泰富、安泰生物、瑞盛食品、台北嘉一香、元盛食品、北方恒阳、昆丰生物、华鹤家具、三和木业、景宏石油、华工机床、精铸良装备等一大批民营企业,成为齐齐哈尔发展的新生力量。目前,齐齐哈尔已经形成了核电配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大型石化容器、大型矿山设备、重型数控机床、快速重载铁路货车、大马力拖拉机、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煤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市已初步形成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杂粮、白酒、高端水、乳品、肉类九大产业链条。绿色食品远销日本、韩国、欧美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对装备制造产品需求持续下降,近年来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出现了生产萎缩,市场低迷,内生动力不足现象,大量技术工人和先进设备闲置。这正是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引进的IT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开展协作配套,既能够降低IT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又能够启动和恢复停产半停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目前,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齐齐哈尔正一以贯之地向产业聚焦发力,在发展壮大中转方式调结构,在创新引领下做好“三篇文章”,全面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
改造升级“老字号”,在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上求突破。通过创新把已有的存量转化为新的增量。坚持创新促升级、扩量调结构,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传统产业,用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传统产业。抓住“中国制造2025”契机,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改造,重点推进金属新材料、基础零部件和装备制造整机产业,向有市场供给需求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迈进。
深度开发“原字号”,在推动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上求突破。齐齐哈尔“原字号”主要在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具有一定优势,但精深加工不够。要以“农头工尾”为抓手,借鉴龙江中粮、依安象屿等发展经验,把握国家价补分离机遇,积极引进战略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粮食化工。要以“粮头食尾”为抓手,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迅速做大以瑞盛为代表的主食、休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飞鹤、蒙牛等乳制品领军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抢抓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机遇,推动规模种植和种薯繁育,促进马铃薯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借鉴元盛、恒阳、嘉一香、永裕等发展经验,推动畜禽肉类精深加工。
<
培育壮大“新字号”,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求突破。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摆脱对传统资源的过度依赖。全力推进旅游、养老、冰雪运动、现代中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抓住难得的2-3年发展机遇期,打造品牌、做大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态势。同时抓好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