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下这个题目,心中已经有一份激情燃起,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作家博尔赫兹曾经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在他的《天赐的诗》中,他以神秘而浪漫的情怀挥毫写下“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样一句令图书馆人无比自豪的话,也折射出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境界,这句话成为图书馆事业神圣的一种诠释,我情不自禁用它来描绘学院图书馆今天的样子。
不仅仅是热爱,还有神往。二十多年前,还很年轻的我来到了图书馆工作,当时图书馆的馆舍条件和资源建设都很有限,藏书不足十二万册,我和大家一样,在蜗居中辛勤耕耘和努力工作。
在经历了1996年的搬迁后,图书馆迁入原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图书馆,这是一栋雅致的三层小楼,一个典型的中式图书馆的建筑,四周有参天树木环绕,成群的喜鹊在树上筑巢繁衍,也常到图书馆台阶前悠闲地觅食、讨水。到了深夜,常有一只调皮的猫头鹰飞到我办公室窗前的大树上,它有时会藏在树叶里像闹钟一样叫着报时,它的恶作剧般的叫声还不够美妙,但我当时却宁愿把它当作一名猫头鹰保安来相处,驱散了黑夜带给我的关于恐惧的各种想像,也感恩它陪伴我度过了那些无眠的夜晚。
图书馆也是我院师生非常喜欢的地方,学生为了能拥有图书馆的一个座位,每天早上4点多就来排长队,宿舍没到开门时间,学生们就从宿舍楼上用床单接成绳索,一个个地从窗户顺到地面,早早来到图书馆排座,蜂拥而至的学子们常把图书馆的大门玻璃挤碎,480个座位怎么分都不够用,当年的学生学习的劲头既让我们感动,又令我们发愁,每天读者都是来势汹涌,维持秩序是一个难题。
虽说六千多平米的建筑不够大,但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梦想,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歇。从馆藏资源的日益丰富,到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务理念的转变,在这里都得到见证。那十年,我和大家一起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挥汗如雨紧跟学院发展步伐,努力规范图书馆各项工作;那十年,在齐医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忘我地工作,规范了管理,历练了能力,提升了精神,这一切都为新馆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当我们完成了艰辛的改造工作和搬迁任务,迁入新馆舍,走进图书馆的刹那,心灵都被震撼了。新馆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厅、全开放的设计,每一层的阅览区建筑面积可达四千平方米,读者可经六个步行楼梯和三部电梯进出阅览区,阳光静静地从上百个窗户分别洒进,朝阳、晚霞轮番眷顾着每一个阅览座位,书架和座位的排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绿色植物的衬托下,在和煦阳光的映照下,桌椅显得更加舒适。各层都有校领导们亲自设计的读者讨论区,不同的颜色体现了不同的功能和背景,自主学习空间、小组讨论区、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区、藏阅合一的阅览室……图书馆依山傍水,南有层林尽染的书山、飞流直下的瀑布,北有爱园相依,曲径通幽,树影婆娑,美轮美奂。一亭一水,一草一木,都体现出大医文化的魅力。今天的校园之美是几代齐医人做梦也想不到的美,也是当下齐医人克服困难,用豪情、壮志谱写的心血之作,在这里读书是一种对心灵的净化,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图书馆的服务不断拓展延伸,已经不局限于借阅,从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到举办各类搜索大赛;从提升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到申办图书馆学专业;从推行移动图书馆服务到设计智慧图书馆服务;从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到各种各样的服务内容,从辅助教学科研的服务,到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点滴的细节服务都做到了极致,升华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层面,图书馆的发展是令人欣慰的。
2012年,刘吉成院长能以教育家的胸怀和大学校长的远见卓识,代表学院与市教育局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将图书馆和实验室向全市的中小学生开放,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中小学生走进图书馆,搞主题班会、读书日活动、大学文化体验等,大学文化的熏陶,无疑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激励和鼓舞,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能走进大学,分享大学的资源,得到大医文化的哺育和滋养,这一善举是对中小学生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大学职责的延伸,是大学理念超前的体现。
目前,图书馆正以加速度建设和发展着,过去的积累实现了质变的飞跃,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成为我们图书馆行业关注的热点,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运行方式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一大特色,几年来,我们接待海内外参观来访的图书馆同行达几百人之多。这些年,图书馆凝聚力量取得和谐发展,凝练特色管理模式,内涵建设取得质的飞跃,服务能力和服务层次得到纵深发展。
在建院70周年之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字,是对过去学院发展的一个见证,也是对学院的深厚情感的一个抒发,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一个传承,奉献的过程是艰辛和忘我的,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作为一个建设者的幸福体验和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比喻:“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愿作照亮心田的那一缕阳光,愿为思想腾飞的那一对翅膀,甘为人梯,默默奉献,这就是我们图书馆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和职业精神的体现。
在此文的结尾,让我们共同吟诵博尔赫兹在他近乎失明时写下的诗句,以此激发图书馆人对未来图书馆建设的追寻和爱的奉献,期待未来那个更加美好的图书馆的样子。“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昏昏然缓缓将空幽勘察,凭借着那迟疑无定的手杖……”热爱也是一种信仰,坚持也是一种力量,博尔赫兹对图书馆的热爱已经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我相信每一个经历过齐医图书馆发展历程的人,都可以读懂他的浪漫情怀,面对图书馆,我们不仅是热爱,还要奉献,不仅是珍惜,还要传承和发展,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期待着齐医图书馆更加完美、和谐,更加富有生机活力,成为师生获取知识、增长智慧、丰富思想的神圣殿堂,坚信未来的图书馆一定会有如天堂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