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推进四方联动 实现深度融合——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
一、导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院校建设阶段向内涵建设阶段转型,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步入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始终以旅游行业企业为依托,在双向互动、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坚持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道路,逐渐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职业院校“四方联动”的共建、共育、共赢的良好局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断提升。
二、做法与过程
(一)与产业对接,建立了“四方联动、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黑龙江省商贸旅游职教集团,进一步完善了紧密型“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充分发挥了政、行、企等社会各方在职业教育和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充分发挥了旅游业龙头骨干企业及各级行业协会的咨询指导功能和质量评价功能。
(二)与行业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创建新型教师团队
1.创新了“双元融合、学训一体、三段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受黑龙江省教育厅委托,牵头组建了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修订由校企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专业文件。制订教师顶岗实习、挂职锻炼和学生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双元融合、学训一体、三段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第1-3学期搭建基础教育平台;第4-6学期搭建职业发展平台(主要以职业教育、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为主,其中第6学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及岗位需求进行分方向培养,分为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服务、景区管理三个方向),为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搭建一以贯之的道德养成平台。
为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根据企业用人需要,结合旅游行业的淡旺季,将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实训、实训周、顶岗实习三个层次,实施角色体验,校内情境模拟实践、案例教学、企业顶岗实战等教学,实现产学有效对接。
2.构建了“嵌入行业标准、岗课证赛贯通”的课程体系
按照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并依据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努力做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零距离。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突出职业能力、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3.打造了“身份互认、角色互换”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立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充分发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作用,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使专业教师不断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参与黑龙江省政府与行业组织的产业发展调研、项目论证评审、旅游规划和节庆活动的策划等。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扩大了专业知名度,增强了专业办学活力,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三)与企业对接,建设实训基地,构建实训、实习和培训体系
1.实施163工程,建设商贸旅游实训基地
为了实施“163”工程(即具有一个传播与展示龙江旅游文化的窗口;体现“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要素的旅游观光、酒店经营、交通服务、产品营销、美食体验、文艺欣赏主题区。具备教学、服务、经营三大功能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我们与企业合作建设的黑龙江省商贸旅游实训基地,是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主、集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并建立了实习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及评价标准。
2.依托专业优势,建设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
自2004年以来,旅游专业团队承担了黑龙江省国家导游资格证考前培训,导游资格证考试出题及面试、旅游行政与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礼仪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及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等任务,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获得了行业企业的广泛好评。
3.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并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共育的运行管理机制。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如:与哈尔滨青年国旅、上海万豪集团、大连发现王国景区等五十多家知名旅游企业深入开展订单培养,进一步明确了培训项目和内容,共同建立了考核标准。2013年底又与国家事务管理局北戴河服务局合作,成为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一处新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校企一体化流程图
三、成效和反响
通过坚持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职教之路,旅游管理专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专业建设方面
1.旅游管理专业2006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高职高专第一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9年成为“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2011年成为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于2009年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团队完成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8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0本、校企合作教材4本,公开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3.“商贸旅游实训基地”拥有3D数字模拟导游、旅游资源、餐厅、客房、酒吧、茶艺等20余个实训室,2011年成为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基地。
4.校企合作开发了《旅游景观讲解能力训练》《导游业务》等省级精品资源建设课程。
(二)社会服务方面
1.成功举办了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导游大赛。2013年以来,承办了四届全省高职院校学生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国赛选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
2.参加省、市旅游局导游证考评工作。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6名省旅游局全国导游证资格考试命题教师,9名面试考官,2名省、市导游大赛评委。
3.参加省、市各项大型旅游活动志愿者服务工作。每年专业教师和学生均参加“哈尔滨商贸旅游洽谈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提供礼仪和志愿者服务工作,曾多次获得“特殊贡献奖”等奖项。
4.卓有成效地履行旅游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责。作为主任单位积极推进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及技能大赛等各项工作。
5.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了“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修班”和“黑龙江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合作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