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利:立德树人志高远登攀逐梦挂云帆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5月08日 14:13:39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原题:立德树人志高远登攀逐梦挂云帆——记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学校校长赵宪利

  近年来,在驰名中外“中国矿泉水之乡”五大连池市,有一所享誉国内外的中职学校——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学校。在2005至2015年的短短10年时间,这所低迷萧条的中职学校,异军突起,一跃晋升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部共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县、国家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校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立项单位,荣获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开拓了黑龙江省中职教育先河,创造了五大连池市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那么,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10年来一直陪着学校走过来的校长赵宪利同志。

校长赵宪利在黑龙江省第二节技工院校长论坛上发言

  一、重民主,敬业自律,为人师表树风范

  赵宪利同志是一位精于谋划、勤于沟通、善于协调、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好校长。作为中职学校的校长,能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事果敢,身体力行,工作紧紧依靠班子,相信广大教师,团结和调动一切力量,民主管理,放手发展,重大事项班子会议研究决定,教职工大会通过实施。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用行动努力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开展的“心连心、促和谐”活动中,他深入学生,走进村屯,了解和关爱师生疾苦,帮扶体恤贫困、孤寡老人,为他们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几年来自行资助资金达4000多元;特别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带头自律自检,先知先行,压缩各项开资,多方节省费用,为学生购买校服、补贴偏远山区农民购买鸡、鸭、鹅雏发展庭院经济,仅2014年至今,资助贫困生购买校服资金18000多元,为偏远贫困农户和留守妇女创业3万只禽雏贴补资金9.5万元,为学生安心学习和农民创业,发展庭院养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校长赵宪利指导学生实训

  他常说:“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多想事业、多干事业、干好事业,一直是我人生无悔的夙愿;发展五大连池的职业教育,不断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创业增收,是我工作的奋斗目标”。31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从未因辛劳而埋怨、因清苦而退却。他深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着师生,感动着家长。带出了一支锐意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为职教中心全校师生树立了良好的师德风范。

  二、夯基础,内涵发展,优师优教拓新路

  多年来,办学条件滞后、生源少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面对窘迫的办学现状,赵宪利校长转逆思变,他一方面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向上争取资金3500多万元,新建教学综合楼9000平方米,培训实训楼4200平方米,铺设塑胶运动场8833平方米,建立了农业试验站、珍禽养殖场、鹿场、植物医院、动物医院、食用菌场、矿泉岩茶厂、农产品加工厂、苏绣厂、工艺美术厂、旅游公司等校内实训基地20个,实验实训室38个,实训设备2031台套,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农民创业示范园区20个,以及功能齐全、运行流畅的现代化校园数字化网络系统和办公系统。另一方面,他从抓生源、强师资入手,在全市中职教育范围内率先探索了中高职衔接,职普贯通模式,通过反复论证,经黑龙江省教育厅审批,尝试了学籍转换制,为普通高中学生注册普教职教双学籍,与黑龙江省粮食职业学院联合,招收52名高铁乘务专业学生,通过2+3中高职贯通式教学,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实现了升学与就业的紧密衔接,拓全省中职学校招生之先河,为学生升学与就业,高考与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他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聘任校外兼职教师、安置见习大学生等多种途径优化师资队伍,每年都投入50多万元选送教师外出学习深造,逐渐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育团队。并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学校创建了黑河市唯一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农民创业培训基地,牵头成立了黑河市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和五大连池市旅游教育集团。办学条件的根本改善,使生源由过去不足200人,增加到如今在籍各类学生3938,扩大了办学规模。

  赵校长认为,一所职业学校没有拳头专业,就会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只有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培植自己的教学品牌,才能与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学校开设了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旅游服务与管理、焊接等一批顶用、对路的重点专业,其中“连池电焊”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省十大劳务品牌。在此基础上,他把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服务社会的教育品牌,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舍得投入。每年培训各类从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

赵宪利校长参加国外培训

  三、谋长远,构建网络,与时俱进促发展

  近年来,为了适应区域现代化大农业和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赵校长提出了“立足农业、面向农村、贴近农民,让学生有业、农民受益”的办学理念,以及“以农为本、兼顾旅游、立足五市、服务黑河、辐射全省”的发展定位。通过国家中职示范校、省部共建试点县和职成教育示范县项目立项建设,构建了“互联网+职成教育”模式,形成了市、乡、村、社区“四位一体”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网络,期间相继为职教中心投入550多万元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和多媒体会议中心等信息化教学设备,为10所乡镇职教中心分校、12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所综合中学投资230多万元配备了与职教中心同步接收和播放的现代化远程教育设施及办公、教学设施,为20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6个社区投资120多万元的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实现了“互联网+职成教育”网络全覆盖,构建市有总校、乡有分校、村有教学点、社区有培训室的“四级”职业教育网络体系,为当地培养技能型职业农民和旅游产业人才,教学与经济建设和企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框架的支撑下,他倡导办学机制创新,开设涉农、旅游专业,依托专业办产业,实施“三步走”,构建了办学模式“开放式、多功能、集团化”;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融合、产学一体”;教学模式“分段教学、工学交替”,精心打造了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平台。拓宽办学门路,实行升学与就业并举,开办职高、技工、中专班和电大学历教育班,办学整体功能显著增强。形成了“政府统筹、构建网络、产学一体、服务三农”的办学特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几年来,累计为当地培养技能型人才1.6万人,为高校输送新生300多人。就业率和升学率均达到了100%。学校主持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国家级科研课题,被评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开发了《创业教育》等校本教材23本,其中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等发行6本。面向城乡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及弱势群体,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就业再就业”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学员6.8万人次,年均为五大连池市增加劳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教育产业。2015年承担了黑河市所属范围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全省所使用的新型职业农民教材统一使用韩运波和赵宪利同志编写《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教育》一书,黑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师资都是职教中心教师承担。

  四、铸特色,示范引领,服务“三农”创实绩

  赵宪利校长在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中,敢为人先,高屋建瓴,办学思想紧紧依靠和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脉络,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学校发展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坚持“把技术带给农业、把文明带给农村、把利益带给农民、把风险留在学校”的服务理念;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助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根据《五大连池市矿泉农业发展战略规划》要求,依托矿泉特色产业,科学定位现代化大职教方略,以沿讷谟尔河与石龙河流域矿泉水相对丰富的双泉、团结、建设、和平、太平等乡镇为重点,依托矿泉米业、开发面业、圣丰种业、鹏程粮食仓储物流等龙头企业和粮食流通企业,引导农民扩大矿泉作物种植面积,创建了10个以矿泉农业种植为主的“乡校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依托明星鹿业、“火山红”矿泉养殖场、宏旺养殖合作社等,鼓励农民依托矿泉资源扩大矿泉畜牧养殖种类与规模,创建了20个“场校共建、校社合作”农民创业示范园区,围绕市矿泉大豆、矿泉面粉、矿泉大米和矿泉蛋4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加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培训力度,近年来学校投入80多万元引入了火山地质大豆新品种、矿泉稻、优质葡萄、嫁接黄瓜、特色禽类、矿泉食用菌等11个特色项目,试验成功后向农民推广。建立了21个农民创业项目库,为20个薄弱村屯建立了农家书屋和学习点,选派专业教师开展多门类、多层次的技术服务,增加了农民收入。学校还为团结乡永生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维修了厂房,购置35台套蔬菜切丝机、真空封口机等设备;为兴安乡兴安村提供火山地质大豆优良品种10个,杞柳种苗4亩;为新发乡和民村提供火山地质大豆优良品种10个;为团结乡永远村养禽户购买大雁150只、杂交鹅800只、蛋鸭1000只,维修养禽舍300平方米;为全市70个养殖户脱贫创业购买各种禽雏3万只,扶持补贴资金9.5万元,带动了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良好的品牌信誉不仅解决了本市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辐射到了北安、孙吴、嫩江、逊克等县市区。

  通过培技能训引领农民致富,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致富典型。朝阳明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菇类尽30吨,年利润尽100万元。兴安乡常青河村王海军,种植土地12300亩,建立了千万元农机合作社,年盈利200多万元,成为全省百名农民创业之星。四平乡农民许晓光开办宏旺养猪专业合作社,养殖出栏生猪1000多头,远销到省内市场及周边市县,年利润40多万元,201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耕耘预示收获,成功伴随辉煌。几经努力,赵宪利校长带领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全体师生把学校打造成立黑龙江省中职教育排头兵,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其先进性、示范性、引领性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县域中职教育办学与创新的样板。学校每年接待省内外中各市县职学校参观学习40多次,这些学校复制五大连池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逐渐都已成为当地中职教育办学先进单位。赵宪利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先进个人,黑龙江省特级教师、全省职业教育“十佳”院校长、全省十大魅力校长、省级学科带头人,黑河市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拔尖人才、“十佳”公仆,多次受到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新华网、《党的生活》《黑龙江日报》、《活力》杂志、《黑河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了他的办学先进事迹。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赵宪利同志没有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他极目未来,志存高远,始终抱定全心全意服务教育、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紧紧围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一主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优秀共产党员意志品质,诠释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在鲜艳的党旗上不断续写着新的教育辉煌。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平静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