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一所中职学校的“诗和远方”——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
东北网5月8日讯 哈二职面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潮,勇立潮头,创业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始终致力于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这是他们不改的初心,是他们始终如一的“诗和远方”。教育部长鲁昕莅临哈二职视察时,对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技能强,学校办得好,为黑龙江省中职学校树了标杆。
一、打造厚德善教的双师梯队,为学生前行奠定最坚实的铺路石。
步入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学生绘画和手工作品。浓浓的艺术气息后,是学校教师的高水平指导和辛勤的付出。为打造专兼结合、德高、善教、会做的“双师型”教育教学队伍,二职实行专业教师岗位“流动制”,定期聘请企业行业专家示范教学,协助学校进行师资培训、技能考评、学生技能大赛辅导等。积极依靠地方企业采取挂职顶岗的方式,使教师走向企业,增加专业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有重点、分批次组织专业骨干到企业一线顶岗实践,使教师专业技能明显提高,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5%。校企行通过人才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专业人才的综合实力。学校机电、烹饪、服装等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都是省、市各主要行业协会骨干会员,他们积极关注行业发展,把握行业、企业发展前沿。烹饪专业每年都参加烹饪协会组织的“哈市消夏美食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每年都参加家电协会组织的“行业大赛”等活动,学生的娴熟的技术受到行业专家的认可,促进了师生核心技能的提高和专业化的发展。
在落实国家“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学校系统实施了“朝阳工程”“名师工程”“双师工程”,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形成“名师能辐射、骨干重发展、青年促成长”的师资培养特色。充分挖掘师资培养资源,把握青年教师和学术梯队培训规律,采用国培、省培、市培、区培和校本培训“五级培训”途径,深入落实师德、师能、教育理念、信息技术、培训考核四项具体内容及企业实践制度,运用教学成果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成长。“十二·五”期间,学校投资200余万元,选派教师30人次到德国、奥地利、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地培训、学习、考察、交流;教师全员参加了省级培训,53名教师参加了中职国家级专业骨干培训。学校教师深入家企业参加生产实践4256人天。校长王洪霞带领337人次到上海、南京、杭州、齐齐哈尔、长春、大庆等企业、学校观摩取经,向示范校建设先进单位学习精品课、数字化校园建设等项目,与心系职教的优秀企业共谋合作育人,在铁人纪念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言,大庆“铁人精神”激励党员教师全力以赴投身职教事业。
学校广泛开展示范展示课、微课制作、技能比武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为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提供有力师资保障。青年教师唐宇等荣获国家级大赛金奖12项,骨干教师马彦军荣获国家专利两项,名优教师汤忠辉、郑金男等教师荣获国家级金奖16项。2016年李剑明等教师团队荣获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大赛主视频1个一等奖、微视频3个一等奖,真正做到让学生出彩,教师先出彩。
二、构建充满活力的专业体系,为学生成长提供最优良的营养土。
职教服务民生。二职人深入市场广泛调研,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构建“课程、项目、岗位”一体化课程体系。为了学生“取到真经” “习得硬功夫”,学校把职业标准融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按照技术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将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安全操作等引入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案例、“企业情境、教学做一体化”等高效教学模式,打造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企业乐用的“三乐”精彩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更受企业青睐。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大环境下,哈二职抓住发展机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牵动,强化专业建设,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科学规划专业规模与发展方向。学校删减撤并经济转型淘汰的专业,壮大新增市场急需专业。近年来,学校规范和提升中餐烹饪、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等传统优势专业,大力发展与培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进一步壮大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探索整合智能家居与电子专业,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专业。拓展中俄国际合作,与阿穆尔州商服学院合作,增开西餐专业。严格采用俄国面点课程体系,全方位选用合作学校新课程,传承经典技艺,满足哈尔滨人对俄式西餐的喜爱。二职已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专业格局,为学生成长提供沃土。
三、推行因材施教的精准教学,为学生立业打好最大化的提前量。
子曰:“有教无类”。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二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教育氛围。学校打造“微笑二职”,创新“校企融合,产教结合,多元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覆盖14个专业的173个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产教协同精准育人培养模式。学校斥资为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课程设置、实训组织、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作用,请大师进课堂,请劳模开讲堂,高效保障了校企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微笑傲江湖”成为二职师生携手创建国家一流中职名校的品牌“亮剑”。
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二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迅速提升,在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比赛中屡获大奖,是全省参赛项目最多、获奖层次最高的学校。近年来,二职参加8个专业、17个项目的全国技能角逐,荣获4金、17银、62铜、21项优秀奖。2015年高职升学率占报考考生总数的93%,朱伟强同学荣获药剂专业高职升学全省状元。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21名学生就职钓鱼台国宾馆,孙东升副省长亲切接见并高度评价二职实习生“二职学生辛勤工作,为龙江争了光!”。出口带动入口,学校招生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哈市公办中职学校之首。
莘莘二职学子,明理强技,志在四方。他们心怀感恩,服务社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王东在行业功勋卓著,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中餐烹饪专业闫峰在岗位上敬业创新,成为行业精英;音乐教育专业齐燕现任哈尔滨市音乐协会主席,已成为国内知名表演艺术家;服装设计专业于洪岩自主创业,成为优秀企业家;旅游英语专业包贝尔走出校门,便绽放乐业风采。如今,二职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不断进取,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哈二职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改为核心,以就业为目的”的办学宗旨,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不遗余力。这是哈二职永远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