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楼部长,您好,不知道您是否感觉到这几年房价物价一直在上涨,但是个税起征点从2011年上调之后就没有发生变化,您刚才说个税改革方案正在提出之中,不知道有没有具体时间表?另外,如果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个税征缴方式会不会带给工薪阶层更多的获得感?谢谢。
楼继伟:我们多次上调过工薪所得税的费用减除标准。刚才说的起征点,精确地说,是工薪所得减除的费用标准,听起来就比较别扭,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和绝大多数国家不一样,我们实行的是分项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只是对工薪所得有一个基本费用减除标准。那么应当实行综合所得,而不是说对工薪所得的费用标准,是综合的减除标准。那么带来一个问题,要不要再提高起征点?我记得我去年就回答过,简单地提高起征点是不公平的,一个人的工资五千块钱可以过日子过得不错,如果还要养孩子,甚至还要有一个需要赡养的老人,就非常拮据,所以统一减除标准本身就不公平,在工薪所得项下持续提高减除标准就不是一个方向。
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这个事情很复杂,去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一起研究了个人所得税改革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个改革方案。做法是要分步到位,因为综合所得税,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想做,为什么没有做到?它复杂,要把个人所得收入,现在讲11项综合在一起,然后在做一个不是简单的工薪项下的扣除,而是说要做分类的一些扣除。比如说个人职业发展、再教育的扣除,比如说抚养一个孩子,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还是大学阶段,要给予扣除。当然我们现在是放开“二孩”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标准,真正的费用到底是多少,也不太一样。税法也不能说大城市就多点,小城市就少点,总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有赡养老人,这些都比较复杂,需要健全的个人收入和财产的信息系统,需要相应地修改相关法律。我们的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了,按照全国人大立法的规划和国务院的要求,今年将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法的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去审议,然后,我刚才说复杂,复杂在执行,首先税政就比较复杂,然后再执行,然后再根据条件分步实施,先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部分,再随着信息系统、征管条件和大家习惯的建立,逐渐把它完善化。
营改增有利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和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楼部长您好,刚才您也提到了去年营改增并没有按照计划如期完成,我记得去年在这儿的时候您也曾经提到过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的营改增是让您最伤脑筋的事,我想问的是营改增没有顺利推出,是不是因为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改革突破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另外从目前来看,有些行业的营改增在实施之后出现了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下一步如何能够保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税负只减不增的承诺?而且刚才您也提到了,这个营改增会带来减收,之后中央财政如何弥补地方财政减收?
楼继伟:你一个问题,实际里面含的事太多了,我试着回答吧。首先,去年总理给的任务是“力争完成”,今年是军令状要完成。去年为什么没有“力争”下来?一个是情况太复杂,另外一个是去年的财政收入情况也不太好。营改增的历史,我不再回顾了,只是说确实到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这一揽子要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个最大的难点,为什么难呢?因为人多。光是生活服务业就占大头,这四个行业占了大致960万户,因为生活服务业是非常多的,而且对应的这部分原来的营业税是1.9万亿,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约80%。但是为什么必须做?营业税是一个按照每个企业的流转额、交易额征收的税,是妨碍了企业优化它的经营模式,比如说把某一个销售环节独立出去,把研发环节独立出去,独立出去就形成了新的交易额,交易额就要再征一次税。
所以,要打通这个抵扣链条,使得它真正成为增值税,在每个环节增值进行征税,这个方向是必须坚持的。所以今年是个硬任务。这样做之后,非常有利于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说物流业,比如研发,比如说对于制造业提供服务的保险等等。他们都实行增值税之后,就减少或者取消了其中重复的纳税,非常有利于制造业的升级。这样做完之后,我们把这几项全部解决掉,就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消费型的增值税。特别是在当前,把不动产纳入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原来我们已经把设备部分纳入了,这样非常有利于企业去投资,投资的部分可以抵税了,作为增值税抵扣项了,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是要鼓励投资,特别是鼓励高质量的投资,企业自主进行的投资,高质量的投资可以抵税了。但是它复杂,我们去年虽然没有“力争”出来,但是我们对有关的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听取了部门、有关协会和典型企业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方案。税率的设计要简洁,你还要考虑企业的税负变化,还要兼顾财政的承受能力,所以设计比较复杂。
你刚才说到企业都不增负,我们可以做到行业不增负。不动产可以抵扣,企业租来的房产、投资形成的不动产可以抵扣,但是过去以往有的不动产还不能抵,有个消化过程,新投资的部分可以抵,以往的部分不能抵,这些恐怕在开始阶段可能有税负的变化,然后逐渐的消化掉了,鼓励你投资嘛,都可以抵税,甚至投资量大的时候,可能一两年可以不交税的,都抵扣了。但是不能保证每一个企业在实行营改增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不增负。
刚才有一个问题说到地方营改增方面会造成一些收入减少,怎么解决。我先说到,营改增以后,中央和地方收入都要减少,并不就是地方减少,这是整个政府向企业降税,中央和地方都要减收。我们总的考虑是维持目前中央和地方总的财力分配格局不变的情况之下,安排一个过渡性的中央地方收入划分办法,来解决地方收入减少的问题。我为什么说地方收入减少要解决呢?先说清楚,第一,中央和地方收入都要减少。第二,地方原来这块是营业税,营业税是地方税,减的营业税多,转成增值税了,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分享税,所以这个角度来说,中央和地方都减少,地方减的多,所以要说这部分怎么解决,要有个过渡性的办法来解决。
防止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发债
彭博新闻社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债务的问题。今年1月份,一家投行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从历史上看,那些债务负担很重的国家最终都出现了经济危机,以及经济放缓,您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措施来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谢谢。
楼继伟:确实有这个现象,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各国都不太一样,比如美国,现在债务率比2008年高了很多,但是它的经济在复苏。有的国家债务率非常高,但是持续紧缩,还没有走出来。所以不好一概而论了。但是债务过高,确实对经济的下行压力是比较大的,这是事实。
中国政府债务,我刚才说过了,并不是很高,40%左右,特别是中央,只有11万亿左右,按GDP算,我们很低的,中央财政还有继续发债的余地。我们要控制不规范的问题,如果债务都是显性,都纳入预算法的规定进行管理,而不是变相发债,我们不是很担心的。现在正在做的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去年全国人大核准了地方债务的余额是16万亿,16万亿中15.4万亿是2014年底以前的地方债务的存量,这个存量中有1万多亿是经过全国人大批准过的债券,剩下的是非规范的债务。我们去年经过批准,下达了各个地方3.2万亿到期存量债务的置换债券,今年按照统计的地方到期债务还有5万亿左右,继续允许地方发行债券置换到期的债,恐怕明年还要做一些,基本上我们就把到期的这些债务置换。以后年度还有到期的,因为这是债务的一个余额,在这个余额之下,地方可以借新还旧,所以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两个,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是16万亿,但是那些或有债务,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需要地方政府代偿的比例可能扩大,这个要控制。那些地方融资平台还存在,因为只有一部分债务到期,还有其他债务没到期,债还存在。那些地方融资平台上有些承担的是政府或有债务,那么怎么办呢?继续让他们注入资产,或者是变现资产,使得债务可持续。
还有就是要防止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发债,我们关注着PPP的项目,我们要把它规范,我们也发现有的地方搞PPP项目,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有的是变相的借债,我们在规范它。这样的话,如果把债务的风险控制住,不会给经济造成大的伤害。至于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全社会在降杠杆,政府要适度加杠杆,要支持全社会降杠杆。扩大赤字,就是政府的升杠杆。还有一些政府适当扩大杠杆的措施,这是必要的,只要全社会的杠杆能够逐步降下来,政府的杠杆也逐步可以释放。我刚才举了美国的例子,美国的政府杠杆率提高,但是经济在复苏。但是现在美国的苦恼也是这个,这么高的杠杆率上去了,怎么下来,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一段时间在社会去杠杆的时候,政府适度要加杠杆,我们推进改革,经济恢复为更好状态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政府怎么降杠杆,这是一个相互替代的过程,也是政策必须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