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川在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学习研讨对标会上强调
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东北网绥化2月21日讯 2月20日,市委召开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学习研讨对标会圆满结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晶川在会议讲话时强调,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委的战略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贯彻省委对我市提出的更高要求,落实好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农业结构调整上率先趟出新路子,加速推进农区现代化建设进程。
市级领导邱奎忠、吴仲秋、王桂芝、谭宇宏、杜吉国、王兴彪、李锡文、李元学、李红霞、康长桥、宋树生、刘野、王国俊、李大方、吕艳艳、张晓舜、杨芮、王雪峰,市法院院长李东,市检察院检察长闫华,以及市级几个班子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张晶川作了题为《绥化要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讲话。
张晶川指出,省委书记王宪魁在省人代会期间参加我市代表团审议时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做贡献;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农业结构调整上率先趟出新路子;要加快扶贫开发,在脱贫攻坚上带好头。我们要认真学习,很好地领会,坚决迅速地贯彻落实到工作中,不负厚望。
张晶川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有“三个不会变”,即“三农”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心不会变、“民以食为天”的铁律不会变、中国人多地少立足粮食自给的客观现实不会变,大家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形成共识。我市作为农业地区,“三农”工作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背景发生了变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着粮食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农产品补贴“黄线”和生态“红线”双重预警、库存成本压力和加工亏损压力双重加剧等困难和挑战,倒逼我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三五”时期我市农民增收渠道中的经营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存在“减”的因素,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关键要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和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的消费特征在产业结构上日益呈现“三产主导”的特征,在增长动力上日益呈现“消费驱动”的特征,在产业分工上日益呈现“城市互补”的特征,在发展理念上日益呈现“生态拐点”的特征,催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互联网+”已站在了政策风口,“互联网+农业”已成为热门选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助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转变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转变农业有效供给、转变农业发展动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精神、新理念、新要求,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助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张晶川强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全方位的变革。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坚持的原则就是质量、效益、可持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前提是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耕地、提地力、强设施,藏粮于地;发展智能农业、发展精准农业、发展技术农业、培育职业农民,藏粮于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要调优产业结构,调优农业内部结构,调优种植业结构,调优产品结构,从比较效益和市场空间看,畜牧业是我市的优选,在畜牧业中草食畜牧业是优选。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就是建设稳固的高品质农产品供应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源是深化农村改革,研究“三农”工作要兼顾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生态可持续和土地制度,我们应在新形势下站在三次改革的高度打造出中国农业发展的绥化模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从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制定了比较有含金量的指导性政策意见。《实施方案》提出了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制度和政策安排,我们应该在复合社模式、宅基地抵押担保贷款等方面率先探索创新实践,思想再解放一些,步子再大一些,看准了就干几件有探索意义的事儿;《实施方案》提出要把握规模经营的“度”,不搞超大规模,要研究把握好我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业合作社、五位一体的复合社等经营规模;《实施方案》提出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今年我市要完成这项工作,重点抓好农村金融改革跟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起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件事;《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农业普惠金融,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我市要在农户信贷、农业保险、机构设置等问题上必须认真破解;《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试点,我们要积极研究,找到政策与我市农业实际的契合点,积极争取,在省级试点中有一席之地,积极实践,先行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我们要坚持循环发展,守住安全底线,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我市整体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真正转化成发展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首先要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其次是打造价值链,第三是挖掘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
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兴东主持会议。
刘兴东指出,市委召开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学习研讨对标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统一思想,深化了共识;增进交流,提高了能力;传导压力,推进了落实;凝聚力量,激发了士气。市委书记张晶川同志的重要讲话,从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的意义、紧迫性、必要性,从五个方面科学部署了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讲话抓住了我市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核心实质,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义,抓住了农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路径,完全符合“五大发展理念”,完全符合“四化同步”需要,完全符合“三个导向”要求,对于全市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开创“十三五”特别是今年各项工作新局面,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刘兴东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要求部署上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振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坚定信念,众志成城,狠抓落实,全面突破,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要不断用改革创新举措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把握发展大势,抓住关键重点,深化创新改革。要真正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明确任务责任,提高能力水平,敢于担当负责,切实干净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