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2015年十大亮点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1月04日 15:21:26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1、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增产增收再创新高

  

  2015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实现1848.34万亩,各地克服持续低温、多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耕生产各项任务;黑河市坚持实施高纬寒地特色农业提升工程,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产业,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方向,这些都为丰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全面实现“四个转变”;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优质原料基地规模,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对俄合作,发挥跨境农业产业园区作用,加快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培育果蔬出口创汇企业。预计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146.5亿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98元,增长10.5%;粮豆薯总产97.2亿斤,均创历史新高。

  2、“三带百村”完美收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是“三带百村工程”收官之年,通过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城乡建设、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4.36亿元,推进了沿线108个重点村屯的新农村建设和55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农业标准化建设,新修道路231.9万米,排水沟6万米,栅栏32.9万米、路灯1201盏,农村住房砖瓦化率、农民自来水入户率均达90%,体育广场6.2万平方米、村级活动室5800平方米,乡村文化站65个、文化大院275个。建成“国家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村标兵”7个、“省级文明村”8个、“市级文明村标兵”15个、“市级文明村”13个,荣获“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十佳典范城市”。新生鄂伦春族乡入选“全国100个值得记忆乡愁的地方”,并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3、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发展引擎增添动力

  

  2015年,黑河市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五大产业”。北安象屿金谷粮食仓储、合作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孙吴恒大非转基因大豆加工等3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具备投产条件。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的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开工建设,五大连池机场和东安岩金矿项目完成国家发改委核准,梦兰星河油品储运、黑龙江大桥和跨江空中索道等重大对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北黑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投资和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1~11月份,全市89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87项,完成投资87亿元,投资完成率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预计到年底可完成投资91亿元,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4、对俄合作深度拓展转型提升释放活力

  黑河市紧抓“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建设战略契机,深入实施对俄合作转型提升工程,加快互联互通建设,扎实推进贸易、能源、境内外园区、文化、边境旅游、农林等多个重点领域合作,广泛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友好交流活动,不断巩固扩大对俄开放开发水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段开工,黑河对俄能源合作战略地位凸显。双方携手共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释放了两岸人民维护和平、合作共赢的强大正能量。成功举办的第六届中俄文化大集、2015中俄双子城展览会暨黑河市大黑河岛国际经贸洽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打造了中俄边境地区人文交流品牌和经贸合作品牌。

  5、建设重大水利设施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2015年,黑河市大力推进“三江”治理、“四岛”防护、农田水利和农村饮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利保障。“三江”治理工程黑龙江干流治理完成投资129689.26万元、嫩江干流治理完成投资2524.21万元。黑河“四岛”防护工程完成投资5.7亿元万元。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工程,全市完成投资2亿元,扩大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效益面积21.33万亩,打旱田节水灌溉水源井1109眼、配套灌溉设备1109台套;大力开展水田灌区工程建设,重点推进13个灌区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51亿元,新增改善水田灌溉面积18.52万亩;推进灌涝区水毁修复工程建设,争取省水利厅下达灌涝区沟道清淤工程计划投资850万元,用于11个灌涝区的渠首、建筑物修复和沟道清淤。

 [1] [2] 下一页
作者:    来源:     编辑: 邵春英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