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春蚕吐尽丝
——记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公安分局向阳公安分局李强
李强,1965年出生,1997年从事公安工作,现任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公安局向阳公安分局社区警务队民警。从警18年,调解民事纠纷600余起,破获各类盗窃案件100余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2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提供法律援助700余次……
这样的数据,似乎在许多人看来不算什么,但对一个普通民警来说,没有全身心的付出和融入,是很难做到的。
李强,一个普通的民警,做到了这些。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5次被黑龙江省萝北县共青农场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6次被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公安机关评为优秀社区民警,记个人三等功1次,2012年被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授予十小工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牢记使命忠于事业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每一朵浪花都在诉说着自己或平淡从容或激荡的峥嵘故事。
今年51岁李强,从儿时起他就怀着对人民警察的无比热爱和崇敬之情,儿时,每当他看到威武的警察,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课余时间看有关警察故事的电影或电视剧,成了他的最爱。走上社会后,他也一直没忘记这个梦想,18年前,一次招警机会,他毅然决然选择到公安工作,实现了自己儿时想当一名人民警察的夙愿,终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自参警以来,他始终牢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凭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无限热爱,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衬亮熠熠警徽。
李强所管辖的管理区、居民组共有12个单位,这里地域面积大,人口复杂,居住分散,道路四通八达,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特别多,人口流动性特别大,无疑给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个包片,大家都不愿意去。当组织安排李强去包片的时候,憨厚、朴实的李强欣然接受,并暗自下决心,一定干出样子来。
为了尽快摸清分管包片的自然情况,他每天都骑上自行车下片,从熟悉单位和常住人口入手,拿着户籍卡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一户一户地核对熟悉人员。那个时候,李强就像着了魔似的,上班的路上也背,回到家里一边吃饭一边熟悉,爱人戏说他“是不是得了精神病”。
18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李强走遍了包片责任区的每一个角落,走访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大街小巷民情民意、东家长西家短,甚至谁家生儿嫁女这些事情,都深深地印进了他的心里。
为了让群众认识自己,遇到事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李强主动公开了自己的手机电话,设立了工作去向薄、留言记事牌、警务公示栏等,并在社区警务室实行了“六个一”即:一张办公桌、一张流动人口管理流程表、一本工作日记、一套综合台帐、一本会议记录、一张区域示意图等。为了拉近群众对民警的距离,他总是文明礼貌、态度和蔼,语言诚恳地同他们聊家常,问寒问暖,在走家串户和开展访民工作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群众不开门、隔门说话、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对此他从来不抱怨,总是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考虑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有欠妥之处,并及时纠正。
“839“工程是公安基础工作的查询、共享平台,它的质量好坏直接检验了一个社区民警基本功。李强所管辖的单位,路程远、情况杂,任务重。为了高效、快捷采集鲜活的“839”数据,李强就夹着简易的行李卷、带上电子秤、卷尺、手提电脑,拽上自己爱人,吃住在居民组,在一线开展工作。为此,百姓送给他警务室起个名字,叫做“李强夫妻贴心警务室”,又因为具有流动性,又被百姓戏称为“李强夫妻移动警务室”。有妻子支持帮助,李强自然干劲更足,每天清晨不到4点,李强就开始入户为群众称体重、量身高,以及登记住户人员思想状况、社会关系等,及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最终,李强的分管区12个单位、第一时间完成入户率百分之百,并且第一时间高质量完成信息采集任务。
一腔热血力保平安
“民警”就是人民的警察。作为一位人民的警察,就应该认真履行庄严的承诺,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利。”这是李强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时时履行的责任。
辖区的旅馆以小旅馆和家庭式旅馆居多,外来人口管理难度较大,李强就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不定期检查家庭小旅馆、核对外来人口信息。2014年11月19日,李强在辖区家庭小旅馆核对外来人员韩某身份信息时,该男子没出具身份证,只是出具了户口本,户口本中的出生日期与其口述反映的出生日期相差三年多。细心的李强用其自述的出生日期在网上比对,发现其为一名潜逃20余年的涉嫌强奸罪的在逃人员,立即予以拘捕并移交管辖地公安机关。
犯罪嫌疑人韩某垂头丧气地说。“这些年,我四处躲逃,一直都侥幸“过关”,没想到,最后却栽到一个民警手里了。”
据统计,在这十八年的时间里,李强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00余名,收到感谢信300余封,锦旗16面。李强把忠诚为警、百姓至上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把打击犯罪、伸张正义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敢于负责,不怕报复,用对公安事业的执着,诠释了民警肩负的职责。
2014年1月,辖区接二连三发生家犬被盗案件。就在警方全力以赴侦查案件的同时,犯罪分子就象“叫板”公安一样,没有停止偷盗的脚步,仅仅一个月时间,辖区竟然相继发生10余起家犬被盗案件。
一时间,老百姓怨声四起。巨大的压力沉重地压在每个民警的身上。李强也是如此,他说“那几天真是寝食难安哪”。
由于案发地点分散,这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李强白天深入分管区调查走访,对附近的群众进行了细致走访调查,同时对案发现场周边的几个居民组进行了调查访问,夜晚守护电脑旁,查询、分析、比对过往车辆信息。几经努力下,终于,一个盗窃家犬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最后,被警方一举端掉。
案件告破,大快人心。那几天,李强一出门就被群众“包围”,大家一个个争相与他拉手,说他是“神探”、辖区的“保护神”。2014年5月22日,他在下片走访中,得知辖区第17居民组的有精神病史的逄某,最近表现反常,平时兜揣水果刀,有暴力倾向,不能靠近,家人无计可施。李强多次出警,对此人情况也比较了解,但他并没有死套程序,而是出于人性化的角度,自加压力,五次往返于农场医院和民政局之间,最终争取到由上级民政承担医疗费用,将患者安置在精神病医院,直至病情好转为止。几年来,李强主动将辖区内,类似的重症精神病人胡某等6人送往佳木斯精神病院治疗。并一直坚持与病人家属前去医院进行探望。现在这些家庭,有啥困难都愿意找李强解决。他们已经李强当做自己亲人。这种人性化管理,致使多年来,李强的“包片”无一起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服务百姓奉献真情
人们赞美鲜花,或迎春、或探春、或惜春,多少诗人骚客,为之倾倒。然而,花开终有花谢时,倒不如平平淡淡的小草,活得充实而坚强。
人们说,民警李强,朴素得如一棵小草,在18年民警生涯中,默默无闻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真情。
作为一个社区警务队的民警,李强把辖区当做自己的“自留地”,每天奔走于辖区的大街小巷,走访、服务辖区的群众和业户,经常与他们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辖区的群众也都熟悉、喜爱这位干练、善良的警官,有啥事情都愿意和他唠唠嗑,说道说道。
2012年6月份,有2名职工因为住房地界纠纷在社区争吵,社区工作人员出面调节也无济于事。李强得知后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一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疏导他们的情绪。同时苦口婆心的做工作,稳定双方情绪。在他耐心的积极协调下,职工的工作终于做通了!不但解决了困扰邻里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也及时清除一颗影响辖区稳定的“定时炸弹”。
在日常工作中,李强能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来提醒自己,对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小”难题、产生的“小”纠纷、反映的“小”问题,都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时间长了,居民们都说她“心细”,“心眼”好,“肯”办事,有什么事都愿意找她“帮忙”。
2010年5月3日,李强在下片走访时,发现辖区十五居民组何建平坐在门口愣神发呆,随上前询问,得知他家连续两年种地亏损造成经济拮据,不仅凑不齐孩子的学费,还没有资金购买当年的生产资料。于是想让孩子弃学,一家三口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李强和妻子商量好后,把自己家积攒的2万元送到何家使用,又为其担保5万元贷款用于种地。年底,何建平不仅还请了贷款,还略有盈余。他到向阳公安分局找到局领导说,这辈子,他就信民警李强。类似这样事情,李强没少做,帮助群众跑贷款、帮助群众办低保,为受灾群众捐款等好事实事,仅近几年,就多达60余件。
辖区内已婚年龄的群体中,有很多迎娶地方农村的姑娘,一些要彩礼、要嫁妆、要楼房、要轿车的农村习俗普遍存在,极易引发刑事案件。每每遇到此事,他便和知情达理妻子一起登门做男女双方家庭工作,成就美好姻缘。
2011年5月,辖区居民黄某因为家庭不富裕,女方家庭又想攀比彩礼10万元,一时间,两家矛盾骤起,一对新人痛苦无奈。李强知道后,第二天一早便和妻子去女方家做工作,夫妻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女方家苦口婆心讲解新时期婚姻观念,最终,一对新人得以喜结良缘。几年来,类似事情,夫妻已调解成6件,调解成功率百分之百。农垦宝泉岭公安系统民警们称赞说,民事调解哪家强,向阳公安找李强。
付出也有回报。当李强把一颗真心、热心、爱心,毫无保留地掏出来给百姓的时候,百姓回报他的是最真挚的信任和支持。当李强在基层忙碌的时候,雨天,有人为他送上一把伞,热天,有人为他送上一瓶水。每逢春季,菜园黄瓜、西红柿刚刚下来的时候,当地群众总会热情地邀请李强到菜园一起采摘一起品尝农家绿色果实。
对待警务工作,18年来,李强是问心无愧的。但说到父亲、妻子、儿子,李强几度哽咽。从警18年间,他陪伴家人的时间极少。只是在父亲患直肠癌时,才抽出时间,每天早3点起床去医院照看老父亲,妻子患上乳腺癌时,他才觉得自己做丈夫太失职了,关心不够、照顾不够,每每举家欢乐时,家里都缺少他的身影…… 李强常说,虽然自己享受不到家庭团圆的天伦之乐,但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付出,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家庭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