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礼坤:身边的好警察
——记双鸭山市卧虹桥派出所社区民警朱礼坤
双鸭山日报7月26日刊登 记者张英扬张焱 蒋丽波
2015年8月5日双鸭山电视台警事栏目播出编辑:金蕾 乔豪杰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要在责任区静下心,俯下身,扎下根,与辖区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情系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一心一意地守望和耕耘自己的责任田,扎实做好信息采集,人口管理,社区防范,矛盾纠纷化解和服务群众等工作,才能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样一位基层民警,多年来,社区民警朱礼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不断积累经验,钻研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五心”工作法,架起了警民之间的连心桥。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上的重要讲话,让朱礼坤深深地体会到,在新形式下必须大力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朱礼坤是一名从大山中走出来的孩子,父母都是普通的山里人,所以他深知在社区工作中,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才能实现警民鱼水情谊深。
进画面:一次,他发现在派出所的户政大厅里一位穿着脏衣服的男子转来转去非常着急,他主动上前了解到这个男子是湖北籍农民工,和父亲到双鸭山打工,父亲突发脑淤血住院治疗,由于他的父亲是暂住人口,急需办理暂住证才能到医保部门报销,可是这个男子又说不清暂住的具体地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朱礼坤主动上前帮助他查清了住址,并为其办理了暂住证。同时,为了使辖区的居民能够快速办理居民身份证能及时,快速发放到居民手中。他采取电话预约办理证件和下管区主动送证上门等方式,积极落实设点代办户口,送证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近年来他共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代办户口身份证120多人次。
信息采集是派出所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信息采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行社会管理职能,维护社会稳定和警务机制改革的成效,可是入户难是多数社区民警的共同感受,朱礼坤针对辖区住宅白天无人,入户困难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法,采用错时工作法,和三点三线的工作方式。
朱礼坤通过手绘图将辖区人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全省信息系统实有人口信息数据质量专项清理活动中,朱礼坤实现了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录入率100%,荣获了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在对辖区重点人员管理上,他通过常走,常看,常记,常问及时了解辖区人员变动,密切掌握重点人员的现实表现与动态。多年来,在他辖区的重点人员无一人漏管,实现了辖区重点人员录入率100%,管控率100%。
在派出所工作每天接触的不是枪林弹雨的危险,而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何把纷繁复杂的矛盾变成邻里的和谐,就要看民警是否有耐心了。一次朱礼坤在为辖区一位行动不便的78岁老人送身份证时,了解到这位老人一直一个人生活,晚年生活十分艰难。
经过耐心的劝说,老人的两个儿子终于回到了老人的身边,如今老人的生活安定了,还亲切的称他为警察儿子。多年来,他照顾孤寡老人,帮助失散的居民寻找家人,寻找失物,化解邻里矛盾,为辖区老百姓解决困难300多件,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就是这样朱礼坤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也许没有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许无缘街头擒凶凛然和无畏。他只是每日重复做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他有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之心。他的工作方法得到了辖区群众和上级部门的普遍认可,曾连续四年受到市局嘉奖,连续两年荣获五星级社区民警,先后获得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全省8.39信息系统实有人口信息数据质量专项清理活动先进个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户籍外勤民警,破获杀人案件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荣获三等功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