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耕耘筑长虹 架起警民连心桥
——记双鸭山市公安局尖山分局卧虹桥派出所社区民警朱礼坤
朱礼坤现年40岁,中共党员。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是尖山分局卧虹桥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曾连续四年受到市局嘉奖,连续两年荣获五星级社区民警荣誉,先后获得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全省8.39信息系统实有人口信息数据质量专项清理活动先进个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户籍外勤民警,破获杀人案件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荣获三等功一次。
多年来,朱礼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不断积累经验,钻研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五心”工作法,俯首耕耘筑长虹,架起警民连心桥。
真心服务群众
工作中,朱礼坤坚持“放、俯、竖、拿”的“四字”原则,即,放下架子,时刻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俯下身子,与百姓沟通,和百姓成为朋友、变成亲人;竖起耳根子,深入社区多听百姓的意见,逐步完善,更好的服务于百姓;拿起笔杆子,笔本不离身,及时记录居民的信息变化和辖区群众心声。
一次,他在派出所户政大厅看到一位穿着脏衣服的男子转来转去,神色非常焦急,他主动便上前询问了解情况。该男子是湖北籍农民工,和父亲到双鸭山的一个工地打工,父亲突发脑淤血住院治疗。由于其父亲是暂住人口,急需办理暂住证才能到医保部门报销,可该男子说不清自己暂住的具体地址。获悉情况后,朱礼坤帮其查清了住址并为其办理了暂住证。
鸿苑小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儿女都不在身边。朱礼坤把照顾好老人当做自己的责任,每周都去老人家看望,帮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家里的电线,在拐杖上安装防滑垫,背老人去门诊看病。就这样默默地陪伴老人几年的时间,在别人的眼中他就是老人的亲儿子。朱礼坤一直照料老人到临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为使辖区群众快速办理户口能够,把居民身份证及时、快速发放到居民手中,朱礼坤采取电话预约办理证件和下管区主动送证上门等方式,积极落实“设点代办户口、送证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近年来,他共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代办户口、身份证200多人次。
为保证工作的良好延续,朱礼坤制作了便民卡张贴在个单元门口,又将警民联系卡随时分发给所辖居民,及时宣传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方法和好处,起到调查一户、了解一块、联系一片的效果。
朱礼坤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满了走访群众的相关情况和收集的各种信息,日记也记载着他的汗水和辛劳。
细心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工作是派出所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人口信息采集的准确率,直接影响社会管理职能、维护社会稳定和警务机制改革发展的成效。为及时采集信息,针对辖区住宅楼白天无人入户困难的实际情况,朱礼坤及时调整工作方法,采用“错时工作法”和“三点三线”的工作方式。“三点”即:利用“早、中、晚”三点到居民家中核查。“三线”即:电话连线、QQ连线、微信连线的调查方式。利用群众休息的早上7点到8点30分、中午11点30分到13时、晚17时到20时三个时间段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登记。对于家中常无人的采用打电话联系,经常在外地工作的住户可以QQ联系,微信语音留言的方式及时掌握住户的信息。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入户成功,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入户与群众见面为止。
针对辖区住户多,行业场所多,暂住人口多的现状,在定期更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数据的同时,朱礼坤还手绘了辖区人口分布图,将辖区内所有营业场所、居民楼、住户一一列清,通过手绘真正将辖区情况记在心间,对辖区人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用心管理人口
在对辖区重点人员管理上,朱礼坤通过常走、常看、常问、常记、常做,及时了解辖区人员变动、熟悉流动人口、密切掌握重点人员的现实表现与动态。多年来,在他辖区的重点人员无一人漏管,实现了辖区重点人员录入率100%、管控率100%的目标。在户政系统考核中,他对辖区的信息无一差错,取得了全市户政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013年5月,桦川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找到他,希望帮忙查找居住在辖区一佟姓妇女,该人可能与一个诈骗几十户农民卖粮款的逃犯姘居在一起。由于本人对辖区居民情况掌握较好,朱礼坤准确找到居住在环卫小区的该妇女住处,成功将该逃犯抓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留心社区防范
社区治安防范需要有力的群众基础来支撑,民警要经常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意。2014年,在走访中,有群众向朱礼坤反映,经营“呱呱叫馋嘴鸭”店的老板近期搬到辖区租住,经常深夜扰民、出入反常。经调查布控,民警将正在用工业盐加工半成品馋嘴鸭、正准备销往市区烤鸭店的四名工人当场抓获,一举打掉了以李某夫妇为首的毒鸭黑加工点,保护了百姓健康。
在社区走访中,朱礼坤通过群众了解到世纪花园小区一住户行动反常,经常聚众。得知情况后他把该住户列为重点排查对象。经过蹲坑守候和缜密侦查,终于掌握了该住户聚众吸毒的事实,一举抓获吸毒人员8人。在详细核对这8人的身份信息时,发现其中一人为网上逃犯。这次行动成功端掉了居民区内一吸毒窝点,有力打击了犯罪。
社区治安防范上,不仅需要居民的支持,更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一次早上走访时,朱礼坤发现一居民家中的门虚掩着。他敲门进入后,发现家中无人。根据录入的信息,他马上联系该住户。原来该住户早上走的匆忙门没有锁实,幸好发现及时,才避免了财产损失。
辖区新兴广场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是居民就近晨练、跳广场舞,各单位、部门搞宣传、文艺演出活动的首选之地。为加强治安防范,朱礼坤在广场管理办公室处设立了警务室,与管理人员沟通协调,及时向他传递相关信息,掌握动态,有效应对,防患于未然。
耐心化解矛盾
做社区民警,每天接触的是鸡毛蒜皮的嘈杂,把纷繁复杂的矛盾变成邻里亲朋的和谐,需要民警有足够的耐心。
朱礼坤在为辖区内一位78岁的老人送身份证时,了解到这位老人个性极强,导致老伴去秦皇岛与女儿生活,身边的两个儿子也不与老人联系了。老人行动不便,晚年生活十分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朱礼坤多次上门,一面帮助老人,一面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并多次打电话与老人的儿子沟通。经过耐心的劝说,两个儿子终于愿意将老人的老伴接回来和老人共同生活,还承诺两人轮流照顾两位老人。如今,老人的生活幸福了,安定了,还亲切地称他为“警察儿子”。 政府小区2号楼一居民,因楼上邻居进屋不换鞋有噪声,扰乱了楼下正常生活,两家发生了矛盾,谁也不让谁。朱礼坤得知后,与社区主任分别苦口婆心做两家的工作,最后两家握手言和。两位居民分别向朱礼坤致谢表态,今后注意楼上楼下的关系,互相谅解。
在群众眼里,朱礼坤是刚强无畏的保护神。然而,自家的许多事却顾不上。啤酒小区二号楼一单元301室黄某家存放了大量的装饰材料,楼上跑水却找不到房主,材料一旦被水浸湿,将损失几万元。接到电话后,在医院抢救室外等候的朱礼坤,顾不上患胃癌抢救中的老父亲,立即赶往现场。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在四方台矿工作的王某。为了将居民损失减少到最低,他又留下与居民一起抢救货物,直到凌晨才赶回医院照顾父亲。朱礼坤深信,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在平凡中积累卓越,在行动中超越平庸。他将再接再厉,用忠诚和热情奉献大爱,服务人民群众,精彩个性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