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心存着一份历久弥新的记忆感悟,长留着许多难以忘怀的成长故事。明天就是祖国母亲66岁生日,《鸡西矿工报》9月30日推出“我和我的祖国——成长故事”专栏,报道了鸡冠公安分局南山派出所社区民警韩警杰的先进事迹。作为我们这座城市里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代表,他用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从警经历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片警演绎平凡中的温情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感到骄傲。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是一名基层派出所的民警,这一干就是30年,他由同事、群众眼中的小韩变成了老韩,一头黑发已染银丝,当年的壮小伙已进知天命之年。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他的工作始终是平凡而琐碎,有的只是默默奉献。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片警”,而他却是百姓交口称赞的好人,是领导同事心中的榜样。
他,就是南山派出所片警——韩敬杰。
今年53岁的韩敬杰,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充满干劲。他当了30年的片警,早已将自己锤炼成一个业务精湛的“数据库”、“活地图”。而他说这30年来,他在一步步成长,他也看到了公安队伍的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祖国繁荣昌盛起来。
1985年,韩敬杰高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民警,为了做到“百家熟”,他把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装进脑子里,不但有求必应,还经常上门服务。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韩敬杰是幸福的,遇到韩敬杰这样的片警,则是辖区居民的福分。30年来,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一次,韩敬杰下地区走访后准备回所里,行至南山路西段时,遇到一名中年妇女拦路求助。这名中年妇女讲自己是从林口到鸡西寻亲,因道路不熟从娱乐中心下车,便迷失了方向,已经在附近转了一个多小时了。韩敬杰问明情况后马上打车,一路打听着将中年妇女送到其亲属家,一家人对他感激不尽。
建设一委有一位姓孙的老人丧夫多年,儿女有时不在身边,韩敬杰了解情况后,经常到她家里帮忙做些家务。一次韩敬杰又到老人家走访,看到家里的下水道堵了,菜叶、脏水弄得满地都是,韩敬杰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忙活起来,整理完污物又查找堵源,忙得满身是汗,最后又把室内收拾的干干净净。临走时,老人拉住韩敬杰的手,嘴里念叨着:“你就像我的亲儿子一样!”
作为片警,每天接触的都是普通百姓,解决的也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对此,韩敬杰并不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后悔。“社区的事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并不容易。光讲原则不行,还要灵活,关键是要公正,让群众心服口服。”他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辖区的老老少少,早已把他当成主心骨,当成最可依赖的人。但他劝解当事人时,也经常被骂甚至有的还会动手,当然他也会觉得委屈。韩敬杰说,“工作忙、累是正常现象,加班是家常便饭,忙的时候整晚整晚的加班也不稀奇,除了这些受屈曲也是家常便饭。可谁让咱是警察呢!况且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后,我也会有小小的成就感。”
虽然不像刑警、特警那样惊心动魄,作为片警,韩敬杰的从警生涯也曾充满硝烟。南山派出所民警至今仍记忆犹新,许多年前,鸡冠区连续发生抢劫出租车案,韩敬杰在走访中获得重要线索,为成功抓获嫌疑人起到关键作用。无论大案小案,只要同志有危险他总是冲在前,从嫌疑人手里夺下举起的尖刀,劝解辖区群众因家庭纠纷继而升级的“战火”,他总是临危不惧。也因此,他荣立了三等功、优秀警察、优秀公务员等殊荣。
韩敬杰的同事说,老韩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很富有,然而精神的富有与物质生活的简朴,在他身上形成鲜明的反差。他的妻子没稳定工作,而他又长年有病,心脏曾两次搭桥,脑梗、心脏病,这一切使得他的家庭生活困难,他不好吃喝,大多数时间穿警服,没有名牌衣服。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辖区群众,但他也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 30年了,韩敬杰还是一名片警,身在基层,整日里和群众打交道,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都是一点一滴的小事,看似琐碎却不容忽视,直接关系到辖区的平安和社会的和谐。但记者觉着他却是“事业有成”。“事业有成”的标准很多,韩敬杰则用行动给出了最为质朴的答案:敬业。这两个字看上去不难,但做起来却不易,它需要心无旁骛的专注,更需要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不懈与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