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专利优势企业,如何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迅速提高企业技术人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创造和取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权利化,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采取多方面措施来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能力
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树立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制观念,以便切实做好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利用企业信息平台、建龙内部刊物、参加省局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的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特别是对科技人员的宣传工作,仅在2014年组织报名参加黑龙江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的科技人员就有35名。以上措施有效的保证了企业的科技成果在相关领域的申报。
2、多种方式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有些技术已达到国际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目前,承担着许多的国际、国内、省、市的科技项目或科题,企业要求技术人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研发和技术改造,尤其企业主导产品(螺纹钢筋、无缝钢管、五氧化二钒)的关键技术,都要形成专利,有效的对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了保护,同时企业也投入大量资金用来保证知识产权的顺利进行。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自建厂以来一直在开展内部技术活动,如提案管理、自主管理活动、专案改善等,在这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工艺改进、设备改造,企业为了保护这些智力活动成果,派部门专利负责人在已有的改善成果中筛选,推荐优秀的改善成果申报专利,对技术创新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多种措施保证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开展,从2008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来,企业已拥有专利证书22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19项,其中,2011至2014年连续四年专利申报超百项,其中2014年申请专利109项,超过项目计划书70项,内容覆盖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设备等各段工艺,挖掘了公司技术创新的潜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专利申报的质量。
企业专利运用、保护和管理成效
1、企业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技术副总为分管知识产权的主要领导,下设技术处处长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兼职管理知识产权工作的工程师,并创建了专利服务平台,明确职责分工,建成了一个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知识产权工作的运行机制,为员工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创造有利的条件。
2、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广大员工技术研发与创造热情,规范集团总部各部门及各子公司专利管理工作,总部特下发的《专利管理办法》执行,已形成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机制,对获得授权的专利实施资金奖励,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奖励1000元,发明专利奖励2000元。同时在年度的科技大会上进行表彰,把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3、按照2014年工作计划,企业设立专利专项账户,严格管控,实现专款专用,此项资金用于专利研发费、专利申请代理费、专利年费及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奖励等。目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用于奖励专利申请人,共支付12万元;
2)支付专利实审费、年费等费用共3.7万元。
3)支付专利申报的各项规费共14.65万元。
共计支付为30.35万元,其中,25万元为专利专项资金,其余资金来源为企业研发费用。
如今的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和科技创新之路,更因为创新而充满活力,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