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佳木斯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遗存是什么?遗存是一座城市的情感与记忆。
70年前的那天,我们所在的小城,在硝烟和战火中获得新生。
70年后的这天,我们走进历史,去寻找那场战争留下的一座碉堡、一捧骨灰、一块浮雕……为什么寻找?是为了永不忘却,前辈难忘,后辈铭记。用我们的记录,让您感受到70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
这一天,解放了!
莫斯科时间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分三路大举向盘踞在东北的日伪关东军进攻,其中苏联远东第二方面军,主要是以三江平原地区为进攻的占领目标,在东北抗联教导旅将士的配合下,8月15日,苏联远东的舰艇部队就进驻了佳木斯码头16日,苏联红军第632步兵团开入佳木斯,仅用了7天的时间,苏联军队就解放了三江地区。
在这之前,整个佳木斯一片狼藉。当时苏联红军一对日宣战,日本感到了末日之前的恐惧,日军的武装移民开拓团开始往依兰、方正方向撤退。原来的三江省政府设置在佳木斯,盘踞在佳木斯的三江警卫司令部基本上都撤离了。在撤离之前,对囚禁在三岛理化研究所等监狱的抗联战士、苏联侨胞以及国民党士兵残忍地进行了屠杀;把佳木斯当时的银座町(现中心医院地段)、铁路江桥等房屋、建筑进行破坏和烧毁。
当时,佳木斯的百姓饱受伪满洲国的迫害,对于解放东北期盼已久。随着苏联红军的进驻,时任苏军驻佳木斯卫戍副司令员的彭施鲁联络到当时散落在佳木斯各个地方的抗联旧部,将他们团结起来,组成了三江民主同盟。九月份,党中央实行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派遣了两万干部、十万官兵,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地区。 1945年11月7日,以八路军的一支老连队为骨干所组成的三江自治军来到了佳木斯,11月份,佳木斯成立了合江省政府,建立了红色人民政权,佳木斯就逐渐回到了共产党的领导下,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剿匪、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活动。1946年后,佳木斯在张闻天的带领下,成为了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
一位苏联老红军的回忆
多年前我们曾有幸采访到了曾经亲身参加过解放佳木斯战斗的苏联红军远东第二军的战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如果今天,这位老战士依然活着的话,已经是89岁高龄了。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16岁参加红军,19岁时参加了解放佳木斯的战争。虽然硝烟已经散去多年,可是在老人的记忆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些倒下去的战友的音容笑貌。
老人讲,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支援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编入苏军部队的中国抗联战士在对日侦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化装成老百姓潜回中国东北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回忆起这段经历,老人深情地说:“抗联战士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同日本军队顽强作战,随时准备为国捐躯。他们的爱国激情令苏联红军肃然起敬。”
解放了同江后伊万诺维奇随部队向富锦进发。富锦要塞区是阻止苏军进攻的主要防区,是松花江航线日军建筑的第一个防御要塞区。要塞区长有30公里,纵深为12公里,设有50公里的反坦克壕,还有两个扇型的防区。在防区内,横贯着156个沟壕相连的火力点,并用混凝土构成坚固的地堡、碉堡等。从同江逃到富锦的敌人使防守的力量大大增强了。
战争是血腥而惨烈的。
8月8日凌晨3时,战斗打响。近2000名日军钻进碉堡、地堡等工事,火炮、机枪、步枪一起开火。苏军的战舰也开炮了,对射了1个多小时,敌人的工事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并杀伤了大批敌人,致使敌人的火力几乎失去了威力。战斗整整打了5天。
13日中午,战斗胜利了,富锦解放,可伊万诺维奇的心情却很伤心,看着人被炸得四分五裂,遍地的尸体,吃饭也只能在尸体旁,老人深深感觉到战争的残酷。
苏军马不停蹄,立即向佳木斯开进。佳木斯战略位置重要,全路东通牡丹江、南达绥化、哈尔滨,并与鹤岗、双鸭山铁路支线相连接,是三江平原通往腹地的交通要道。8月14日,苏军向佳木斯挺进。这时,日军的一些小皮艇和几艘舰艇在江口快速向佳木斯方向逃去,沿途施放漂流木,阻止苏军前进。消灭日本关东军的战役刚开始,许多地方下起了大雨,许多重型武器陷在泥里。感人的一幕至今在老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路面被水淹没,行军车很难前行。附近农村的几百名村民自发地聚集起来,顶着风雨,踩着泥泞,推着战车前行。
15日,佳木斯上空时而响起苏联红军的飞机轰鸣声,市内的关东军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主攻的苏军动用了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伊万诺维奇清晰地记得,军队是沿着松花江岸边向侵占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的。苏军舰艇很快靠岸,抢占了工事和码头的制高点。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中苏军队击溃了负隅顽抗的日军,关东军被迫投降。当时伊万诺维奇眼中的佳木斯非常穷困,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市民自己什么都没有,却把仅有的蔬菜、水果和粮食给他们吃。为共享胜利的喜悦,佳木斯老乡请他们到家里吃饺子。伊万诺维奇深情地说,很高兴他们这些老兵为中俄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这份友谊,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继续加深着。
解放了佳木斯,苏军只做了短暂的休整,又沿江逆流而上,去解放哈尔滨。在对日作战中,苏军伤亡几万人,在中国东北的许多城市中都有苏联烈士的墓地。
我们民族不是一个健忘和麻木的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民族的格言,也是我们民族的性格。无论世事怎样沧桑,往昔如何斑驳,但凡曾为我们民族伸出援手的友好国家和外国友人,都是我们没齿难忘的。让我们向那些在中国战场上死难的苏联红军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