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创佳绩大爱写忠诚
——记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公安局小扬气派出所民警宋学军
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素有兴安首府后花园的美誉,在这方热土的众多建设者当中,有这样一位警官,他在长期的公安基层工作中,多年如一日,每天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那些平凡但却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事儿,他就是松岭区公安局小扬气第一派出所社区民警宋学军。自二00七年担任社区民警工作以来,他将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都倾注到自己的片儿区当中,片儿区各处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诚挚的微笑和暖心的服务,他用自己的质朴情怀书写出一个基层民警“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的动人篇章。
百姓与他贴心融情,他是百姓心中的“亲人”
派出所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这些个事儿。辖区民警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很容易,但是要做到把群众的事儿都当成是自己的事儿,常年为群众排忧解难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他的辖区内住着一位74岁的独居老人董平,与老人结识后他就一直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一来二去老人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二0一0年中秋节前,他突然发现老人不乐儿呵了,有时还偷着抺眼泪儿。在他的一再追问下老人向他道出了事情的原由:其实老人有一个兄弟和侄子,但失去联系快三十年了,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这么多年老人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混出什么名堂,也没有回老家联系亲人,现在岁数大了,身子骨儿一年不如一年了,愈发想念亲人。宋学军同老人原籍联系得知老人的兄弟全家早已离开多年不知去向,一连几个月的查找工作毫无音讯。看到小宋每天着急上火的,老人反倒安慰小宋说:“不好找就别找了,我这不是给你找事儿吗?我还找什么亲人啊,你不就是我的亲人吗?”读着老人眼神中的惆怅与失落,小宋暗下决心一定要实现老人寻亲的愿望。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有空闲就坐在电脑旁在全国人口信息系统中进行模糊查询,功夫不负有心人,二0一一年年底终于在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找到了老人的侄子,助圆了老人三十年的寻亲梦。二0一三年五月八日下午,宋学军紧急出警救助一位服用农药自杀的男子。顾不得那满身脏污和刺鼻的味道,他抱起男子上车就往医院跑。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男子脱离了危险。清醒后一问才知道该人姓于,是黑龙江省庆安县人,因为和家人呕点气儿就跑出来想找点儿活儿干,没找到活儿带的路费又花没了,一时想不开就干了糊涂事儿。宋学军在病床前整整陪着他坐了一宿,耐心细致地连说带劝,终于让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第二天一早,宋学军给他买好了火车票和路上吃的东西,送他上了返乡的列车。当列车徐徐开动时,这个五尺高的汉子哭成了泪人儿,在车厢门口使劲地向宋学军和民警们挥手......
用心用情做群众工作就能碰撞出许许多多的感动,感动常在警民和谐之花就会常开不败。宋学军日常入户走访时经常能够赶上群众正在家中倒腾儿煤、拉柈子、劈柴禾、排水除雪等等,碰上这样儿的情形他二话不说,伸手就帮助群众一起干。群众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儿,都爱找他拿个主意,压根儿没拿他当“外人儿”。他的家门口儿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放着几把绿油油的青菜、一兜儿土豆儿、一捆儿鲜嫩的发芽儿葱,甚至送来的酸菜都是切好了攥成团儿的。没有人告诉他是谁送来的,但是小宋自个儿心里明镜儿的,他开玩笑地说:“这些大白菜、土豆就是委里的老百姓送给我的勋章!”这纯朴的情意互动润物无声地滋润着警与民的心,为和谐的警民关系增添了一抹新鲜的亮色。
在枯燥琐碎中坚守着平安的阵地,
他是百姓心中的“能人”
保一方平安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防范是派出所的中心基础工作。宋学军结合辖区的工作实际自己总结了一套“一巡二防四必入”的治安防范工作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公安局作为工作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
“一巡”就是坚持常态化的巡逻看护工作。白天入户同时也是对辖区进行步巡防范的工作过程,晚上在派出所值宿时对辖区进行弹性夜巡,简单的事情贵在持之以恒,这经常性的“巡一巡”就巡出了平安。“二防”即落实社区群防群治工作机制。通过不厌其烦地宣传动员,按照网格管理的原则组织群众开展小区自防巡护、邻里结对和相邻守望活动。在他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他所负责的辖区近几年来各类案件发案大幅下降,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上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这经常性的“防一防”就防出了太平。“四必入”指的是四种在第一时间必须入户工作的情况。即新迁入必入户,他对辖区内新搬来的居民住户积极创造接触条件尽快入户,在登记和主动提供服务的同时见人见物,力争发现疑点。二0一0年七月的一天,他在与辖区内新入住的一外地租房男子接触时觉得可疑。带着疑问他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调查工作,最终确认了该男子系吉林警方网上通辑的在逃犯罪嫌疑人邹某某并成功将其抓获。在长期的基层基础工作中,他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理念,依托入户这个平台,认真研究逃犯心理,用心捉摸儿抓逃招法。通过不松劲儿的努力,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共抓获外地流入的网上逃犯6名,为打击犯罪、营造平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生案件必入户,他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各类案件一律进行案后入户回访,深挖线索的同时让辖区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拿老百姓的事儿真当回事儿了。发现矛盾纠纷必入户,他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小矛盾、小纠纷和不稳定苗头第一时间入户排查化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隔阂,增进和谐。二0一二年七月的一个星期天,辖区内两户居民因挖沟排水一事发生口角,两家人手持铁锹、洋镐等器械相互谩骂,事态一触即发。他得知后顶着倾盆大雨赶到现场,对事件进行了及时化解,并找来其它民警一起动手帮助两家挖沟排水,以朴实无华的举动感动了双方当事人,避免了一起流血事件的发生。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前必入户,每逢重大节日和国家、当地政府有重要事件之前,他都积极主动地深入辖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入户走访,主要是排查不放心的人、不放心的物、不放心的事,除隐患、保安全。二0一二年国庆节期间,他得知齐齐哈尔警方通辑的网上逃犯张某要回家过节,经细致工作将刚进家门的张某抓获,及时消除了辖区内潜在的社会治安隐患。这经常性的“走一走”就走出了和谐。
为了一起小案陪着老人在台阶上坐了一宿,
他是百姓心中的“好人”派出所日常执法工作是警民关系上的敏感问题,既要保持法律的尊严又要赢得群众的理解,宋学军紧紧围绕“执法为民”理念,结合实际工作努力寻找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的最佳契合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用严格执法来教育违法行为人及其家属的同时,用人性化执法和人民警察的一片真情努力营造“和谐执法”的氛围。二0一二年十月,辖区居民高某因母亲和嫂子之间的矛盾一时冲动将嫂子鼻骨打折。由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派出所依法对行为人高某予以行政拘留。听说儿子被拘留了,高的老母亲怎么也想不通,当天晚上便来到派出所院内坐在台阶上,说是要等自己的儿子回家,看不到儿子就一直坐在这里等。任凭家里人和民警的百般劝说,老太太就是不理睬。大兴安岭的气候昼夜温差大,深秋时节的夜里更是寒凉。宋学军给老太太披上外衣随后也坐在她身边拉起了家常。在宽慰老人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向老人渗透相关法律知识。这一老一少坐在台阶上都冻的哆哆嗦嗦的。到了凌晨四点多钟,老太太实在觉得不好意思了,对宋学军说:“孩子,一开始我是有点想法儿,寻思都是自己家人干仗,派出所为啥把我们给拘留了,现在我全明白了,我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心里憋屈,我这是在罚自己,你何苦跟着大娘遭这罪呢?我现在什么想法儿都没有了!”这件事情过去后,宋学军心里始终惦记着高家的家庭矛盾,几次登门进行说和化解,终于使高家两代人和好如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