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六军是在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的基础上发展组建的。这支抗日劲旅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早在1930年,中共汤原县委就举办了两期军事训练班,用四个月的时间培训140多名军事骨干。1931年“九•一八”之后,蒋介石执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东北三省,使小日本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这时,三江地区虽然普遍燃起抗日烽火,但仅靠民众自发的反日抗日是不够的,必须建立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2年4月,汤原县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裴治云同志在县委会议上就指出:“要积极创造条,早日创建汤原反日游击队”。并强调:“这支队伍必须是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必须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能保护老百姓生命财产的新型军队。”同年9月,在中共汤原县委召开的三届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创建“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的决议,动员全县党、团员和反日同盟会会员捐款购买枪支,并选拔40名革命青年组建了一支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中共满洲省委对这支队伍非常重视,省委特派冯仲云同志帮助组建并命名这支队伍为“红军三十三军汤原民众反日游击中队”、队长李福臣,参谋长李仁根。10月10日,在半截河召开“汤原民众反日游击中队”成立庆祝大会。
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成立后,立即投入了反日抗日斗争,在斗争中虽然几经挫折,他们依然坚持战斗。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斗争中发展壮大。
1933年11月,夏云杰同志决定巧取黄花岗伪自卫团的武器,派于永顺、徐振江、王钧等同志混入敌人营房,他们不费一枪一弹,也无一伤亡,就巧妙地缴获伪自卫团12支长枪。从此,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汤原反日游击中队正式改名为汤原反日游击队,任命徐振江为代理队长。年底,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派宋瀛洲、戴鸿宾到汤原游击队任正、副队长,李仁根为参谋长。
1934年3月20日,戴鸿宾带领6名化装成农民的游击队员,在中共鸭蛋河区委书记李凤林、宋殿双的配合下,混进鸭蛋河伪自卫团驻地,缴了伪自卫团的21支枪和前来开会的地主13支枪。汤原反日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对日伪军作战次数也越来越多,因而得到中共满洲省委的进一步重视,并来信鼓励汤原游击队“要成为下江(指松花江下游)一带反日反满武装力量的唯一领导和组织者。”
1934年7月,中共满洲省委调夏云杰到哈尔滨汇报工作,并参加了短期训练班。省委通过对夏云杰的观察,认为夏云杰“刻苦学习,对党忠实,能够认真地执行党的政策”,具备领导武装斗争的素质,加之汤原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便决定将汤原游击队扩编为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夏云杰任游击总队政治委员,戴鸿宾任总队,李仁根任参谋长。
1934年10月,汤原县伪自卫团团长张传福率队起义,参加了游击总队。张传福的义举震惊了敌人,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使一些持观望态度的人也坚定了抗日决心。在其影响下,汤原县伪教育局局长刘铁石也毅然参加了游击队,这对汤原各界,特别是知识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很多人跨入抗日行列。
1935年,长期与汤原游击队联合作战的“文武队”在冯治纲同志的率领下,也直接编入汤原抗日游击总队,从此更加壮大了队伍,全队已发展到700多人,这为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奠定了基础。
1935年1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军军长赵尚志和四军军长李延禄率队到达汤原,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总队会师。为壮大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赵尚志、李延禄决定帮助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为解决武器装备问题,赵尚志、李延禄通过爱国人士单某的关系,与亮子河金矿守矿伪军三十八团一连孟连长取得联系,经过教育帮助,使孟交出全连的武器,共有机枪两挺,步枪百余支。这些武器全部武装了反日游击总队,使游击总队的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成员达900多人。
1936年1月1 2日,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并在汤原太平川湖乡的旭日村举行授旗仪式。改编后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下设4个团,1个保安队。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签(李兆麟)任政治代主任,陈绍宾任参谋长,黄吟秋任秘书长。
同年1月24日至28日,夏云杰代表六军出席了在汤原吉星沟召开的“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
吉星沟会议后,三、六军部分队伍按总司令部命令智取了老钱柜,沉重的打击了敌人,也使小兴安岭汤旺河一带控制在我军手中,为建立抗联三、六军后方基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里先后建立了被服厂、医院,东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事学校,东北抗日联军电信学校以及兵器修配厂等。
1936年4月,六军开辟依东抗日游击区,在依兰、桦南交界处的山区与500多名日伪军遭遇。六军将士利用有利地形同敌人决战,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使日伪军仍下120多具尸体撤回土龙山。
5月25日,夏云杰、冯治纲各率300多人分两路袭击兴山(鹤岗),“解除伪警察二队的武装,击毙日酋山口为市、桥田德次和伪警察大队长赵永富等。
6月22日,张传福率队从东江尹家大院过江在伏胜村附近袭击日军军车,打死日军22名,缴获机枪一挺,步枪20多支。六军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这时已由原来的四个团扩编为8个团,游击区由汤原扩展到依兰、桦川(含桦南)、富锦、宝清等地。其中四团、五团、七团、八团仍留在汤原,保卫北满后方基地;一团在富锦安帮可一带;六团在宝清、双鸭山;二团在土龙山、火龙沟一带。这些部队共作战230多次,消、灭大量日伪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讨伐”,破坏了敌人的“归屯并户”。1936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
1936年1 1月,抗联六军军长夏云杰为解决部队的冬装等,在行进的途中,路过石场沟时遭敌袭击,不幸中弹,当时医疗条件很差,不幸于11月26日壮烈牺牲。夏云杰牺牲后,由戴鸿宾代理军长。
1937年2月2日,抗联六军在汤原格节可密营召开军政联席会议。会上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做了讲话,并代表省委宣布六军领导机构调整决定,任命戴鸿宾为六军军长,兰志渊为政治部主任,冯治纲为参谋长。调整后的六军于1937年4月,又将一师三旅改编为六军五师,活动在绥滨、富锦、同江,开展对日斗争。
戴鸿宾就任军长后,率领六军将士积极与敌斗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5月1 8日夜袭汤原县城。这次战斗击毙日本参事官宫地宪一、警务巡官齐藤宽、警长石井数夫、完户计男,竹木福太郎和伪警长佟宝珍等,缴获迫击炮3门,炮弹96发,机枪3挺,步枪62支,手枪5支,子弹35000发和大批军用物资。这次战斗轰动了北满,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与此同时,六军其他部队也都在积极作战,如新改编的六军第五师,在师长刘振声、政治部主任高玉斌的率领下,在绥滨等地的对敌斗争中,连续打了几个漂亮的伏击战。六军一师在师长马德山的指挥下多次与日本关东军饭岛部队、元泉部队作战,消灭日军150多人,伪军200多人。在取得一系列战斗胜利同时,部队也有较大的发展,六军一师从原来的3个团扩编为6个团,人员从300人发展到1500人。此时六军也扩大到4500多人,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力之一。
摘自《三江抗日续编》
《三江抗日续编》编委会成员
主任:张海臣
副主任:李淑香 李博 薛振经 蒋世贵
委员:张文利 国广义 王贺明 李建民 刘彦 贾彦山 王吉武 鲍铁汉 李宝林 董秋佳
执行委员:王贺明
摘录:罗宇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