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力河西风嘴子战斗,击毙日野武雄少将
1938年9月26日夜晚,抗联地下联络员朴永山将一份紧急情报送到抗联第七军军部,内说:“伪满州国军政部高级军事顾问官日野武雄少将前来边境视察防务。在40多个武装军警的保护下,已乘船到饶河县小佳家河“集团部落”巡视。一两天之内将要返回饶河。这真是送到嘴上的肥肉,不能不吃。
东北抗联第七军活动示意图
抗联七军部的密营在老鹰沟。代理军长崔石泉和1师副师长姜克智商量,决定由姜克智任总指挥,率警卫连采用伏击战术,消灭这股来敌。
警卫连有30多人,都是地形熟,枪法准,富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27日下午,崔石泉和姜克智率队出发,直奔西风嘴子,卡住咽喉要隘,歼敌于挠力河中。
西风嘴子是位于挠力河下游的一个小山包,是挠力河主航道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打伏击地形最有利。黄昏之前,部队到达了目的地。立即在北山头和两山坡构筑工事,挖掩体,插树枝,做好了伪装,分两道防线进行埋伏,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埋伏了一夜的战士们急不可耐,锋利的目光逼视着挠力河面。10点左右,传来了马达的突突声,日军的汽艇开来了,熬了一夜的战士们,顿时精神抖擞,倦意全消。只见日军汽艇沿着蚯蚓形状的河道,转过一个弯又一个弯,由远而近,直奔西风嘴子而来。300米、200米、100米……。日野少将直挺挺地站在甲板上一动不动,望远镜紧紧贴在眼眶上,直视着西风嘴子山岗。仅隔几十米远了,姜克智一声令下:“打!”步枪、机枪就像开了锅一样,子弹像刮风似的向甲板上扫去。刹那间,日野少将和他周围的十来个随从,都被撂倒在甲板上。其他敌人仓皇应战,乱成一团,机枪射手还没到位就丧命了。汽艇想夺路逃走,几十米的河道被密集的火力网封锁得严严的,根本就逃脱不了。部队居高临下,打得非常痛快。汽艇驾驶员被子弹穿了个贯通,拽着舵盘倒向了一边。汽艇嗡地一声向北岸蹿去,一头扎在那里不动了,尾部慢慢地沉入了水中,还击声也停止了。战士们厉声喊道:“缴枪不杀”!干喊也没有动静。大家又像打靶似地,集中目标,对准船舱,进行了猛烈的射击,打了一阵,见船上根本没有还击的声音。姜克智把手一挥说:“停止射击!”枪声立即停止了。战士们又喊了起来:“缴枪不杀,你们赶快投降吧!”,喊了一阵,船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姜克智又命令:“划船冲上去看一看。”有两个战士从西风嘴子鱼亮子上借了一条渔船,一名战士划船,一名战士端着枪,径直冲上了汽艇,往船舱里一瞅,两个战士笑了,说:“光有睡觉的,可没有喘气的。”姜克智和大家一起登上了汽艇,只见几十名日军尸体横倒竖卧,一个没活,都被击毙了。战斗只用了几十分钟就结束了。经过打扫战场,包括伪满洲国军政部要员日野武雄少将在内,一共39具尸体。缴获机械1挺,长枪27支,短枪10支,子弹4000多发,望远镜一架。有一名战士写了一张小纸条贴在了舵楼上“警告小鬼子,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下场!”这次战斗,伏击部队无一伤亡,战士们满载胜利的喜悦,安全迅速地回到了密营。
(文稿摘录自富宏博所撰写的手稿《铁血三江》 摘录人:丁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