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警徽闪闪保平安
——记宝清县公安局小城子派出所副所长李海峰
三江平原,百里矿区,在宝清的公安大地上有这样一位警察,他干过刑警、从事过技术工作、当过派出所的片警,他一步一个脚印,一处一行业绩,从警17年,无愧警徽,他用血汗捍卫着挚爱的公安事业,用情义谱写着无悔的人生——他就是宝清县公安局小城子派出所副所长李海峰同志。
李海峰,男,37周岁,汉族,党员,大学本科学历, 1998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宝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侦查员,刑事技术大队民警、小城子镇派出所民警。现任小城子镇派出所副所长。先后荣获“县局先进个人”、“县优秀公务员”、“县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双鸭山市公安局先进个人”、“省公安厅宝清现场会先进个人”、“双鸭山市公安局标兵民警”、“双鸭山市公安局五星级民警”、“个人三等功”、“个人二等功”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警17年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践行着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始终坚持做人民心目中的好人、亲人、能人,用平凡而突出的工作业绩书写着人民警察的无悔人生!
破大案,保稳定,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守护神
李海峰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使命和责任,打击犯罪他铁面无私,调解纠纷公正诚信,他令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却被当地人民群众亲切称为“平安守护者”。从警17年来,他共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500余起,其中大要案件200多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23人,其中网上逃犯18人。
2012年2月,李海峰同志在小城子镇青龙山村走访时,了解到有的村民到村附近的煤矿打工,下班之后便将矿上的一些矿山用品偷回家卖废铁,因此获利达数万元。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判断这里极有可能隐藏着重特大盗窃案件,立即对该线索展开秘密调查,很快了解到重要线索——青龙山村村民郭宝,吴权,任志强,孟业凯,董浩等人经常在一起,晚上从矿上运回一些物品,然后打电话叫来废品收购车,把矿上东西卖掉从而获利,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李海峰及时布置警力,实施抓捕,除了团伙主犯吴权和孟业凯在逃外,团伙其他十几名成员全部落网,一举破获重大以上盗窃案件50多起。案件告破后,李海峰同志没有一丝放松,继续加大对团伙中的两名主犯吴权和孟业凯的追捕力度,对两名主犯的社会关系的手机电话话单进行分析,对可能的落脚点都精心地进行了布控。2012年4月末,他发现主犯吴权的一社会关系经常与山东省青岛市某一地点保持通话联系,联系比较频繁。李海峰同志立刻带领民警不辞劳累远赴山东省青岛市,终于将在青岛市一外资企业打零工的主犯吴权抓捕归案。2012年8月10晚23时,孟业凯秘密潜回青龙山村,但未敢在家中居住,而是在本村其姑姑家隐藏休息。得到这一消息后,李海峰带领干警于次日凌晨3时将正在熟睡的系列盗窃案另一主犯孟业凯抓获归案,从而为这起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的系列盗窃案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辖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三十多万元。
2013年3月8日上午8时许,李海峰在小城子村内走访时,发现有三名20岁左右的男子鬼鬼祟祟,神情慌张,李海峰同志凭着警察职业的敏锐性和很强的洞察力,判断出这几个人有作案嫌疑。于是将该三人带至小城子派出所进行询问。一举破获了吴金雪团伙系列盗窃案件,该团伙在宝清镇内,小城子地区先后盗窃作案手机店内手机和存储卡,摩托车,电脑配件等20多起。该案的办理,得到辖区个体经营业主的一致好评。
善学习,勤总结,是信息化工作中的排头兵
在新版“8.39公安基础警务信息系统”应用和创新上,李海峰同志始终走在了双鸭山市局的最前沿。他带领该所民警连续工作三个多月,放弃许多节假日休息时间,在宝清县局率先完成新版8.39信息系统建设的采集和录入工作。他总结出的错时采集、内外勤民警互动、迂回掌握等工作方法得到全局推广和使用,并被省公安厅三项建设办刊发。在双鸭山公安局召开的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现场会上,他作为唯一一名基层民警作了经验汇报。仅在2012年8月至10月期间,他就通过新版8.39系统检索发现并抓获网上在逃人员石其信、季义山、康明臣3名。
他还多次在公安信息化建设方面向上级公安部门领导献言献策,提出宝贵的建议,他提出的许多建议已被采纳并且得到了实际应用通过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提出的信息化建设应制定统一标准来切实解决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需建立多层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等建议就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宝清县公安局公安派出所民警信息化建设标准》和《宝清县公安局信息化派出所建设标准》两个标准的相关内容,目前这两个标准作为全省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标准在全省公安范围内加以推广并使用。
新版8.39系统的成功运用,极大的促进了小城子镇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建设。在宝清县公安局历年户政考核中,小城子派出所所也在他的带领下多次取得了全局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他多次取得个人第一名,为该所先后获得国家一级派出所、全省优秀派出所、全市“五星级派出所”等荣誉做出的积极的努力和奉献。
重情义,讲担当,是队伍建设中的领头羊
李海峰同志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13年初,小城子地区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雪灾。时值“春运”期间,恶劣的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此时,他母亲又重病住院,李海峰含泪将母亲托付给妻子照顾,连续20多天奋战在抗冰雪、保畅通的第一线,每天长达12多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他身体上出现种种不适,感冒、咳嗽、发热,但他丝毫没有退缩,坚持顶着严寒带病上岗,及时的疏导交通、排除险情,主动热情地为受困群众提供服务。2012年,参加追逃会战时,他六个月没有正常回家休息,当听到年幼的女儿在电话中说“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间能回来啊”的时候,他泪流满面,但撂下电话,他又踏上征程。
李海峰同志牢记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危险面前不畏惧,体现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不论是执行巡逻、抓捕,处理疑难案件,还是参与解决各类群体性闹访、缠访事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身先士卒,哪里有危险就向哪里冲,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2012年7月,在抓捕山东籍网上逃犯石其信时,石其信仗着身强体壮与抓捕干警负偶顽抗,持械拒捕,李海峰第一个冲上前面,在与逃犯石其信搏斗过程中身上多处受伤的情况下,但仍然死死地抓住石其信持械的双手,避免其伤到其他同事,最后成功将其制服。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团队多年以来一直团结和谐,孝道传扬,工作领先,一直保持着“三无所队”的荣誉称号。
助贫弱,善调解,是人民百姓的贴心人
他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不讲情面,但在面对群众,处理邻里纠纷时又变得态度和蔼,不厌其烦。到小城子派出所工作以来,他处理治安案件300多起,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200多起,所办案件无一起上诉上访。2014年4月份,小城子镇小城子村村民田维兴与村民刘海杰(女)因为打麻将双方发生了争执打了起来,田维兴用脚踹了刘海杰将其致伤而后住院治疗,花了医药费近千元。刘海杰要求田维兴赔偿其住院费用还有精神损失,达不到要求就上访告状。因田维兴身为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故拒绝赔偿,李海峰多次对双方进行耐心地调解,找到刘海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解,刘海杰终于同意可以减缓田维兴的赔偿,双方达成和解,避免了一起上访案件的发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海峰同志不仅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更有一颗爱民的心。他在深入村屯进行熟悉辖区情况和采集人口信息期间,每到一个村屯都要了解该村屯贫困家庭的一些具体情况,能现场帮助的他就马上帮助,不能现场解决的,李海峰就多方帮助联系有关部门予以解决。2012年6月,他在深入梨北村进行熟悉人口过程中,了解到该村村民徐德文家现有两位老人且都年事已高,徐德文老伴还体弱多病,家庭无基本生活来源,靠徐德文打零工维持生活,李海峰知道后就一直默默地帮助徐德文一家,逢年过节都要送去必备的生活用品米、面、油,每次下乡到梨北村只要有空必到徐德文家对两位老人嘘寒问暖,看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当地的群众亲切地称他为“人民信得过的警察”、“百姓的贴心人”。
《双鸭山日报》警徽闪闪保平安2014.12.19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