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一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让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的柴河林业局闻名遐迩。英雄长眠,精神永存。如今,在这片留下英雄足迹的大山深处---我局晨光林场,有一支由18名女工组成的巾帼突击队,她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常年与风沙雨雪做伴,以茫茫林海为家,夏冒酷暑,冬战严寒,在林场营林生产、冬季木材生产等重点工作建设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无怨无悔,埋头苦干,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一个个急难险任务,用汗水和奉献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犹如绽放在大山深处的雪莲,迎风傲雪,娇艳美丽。被职工群众称之为战天斗地、敢打敢拼的“铁姑娘队”。该班组连续三年被林业局和局工会授予“三八红旗集体”、“工人先锋号”等光荣称号。2012年,班组光荣地被授予“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飘扬的红丝巾,在皑皑雪山艳丽成动人的风景!
晨光林场位于林业局深山区,距柴河局址145公里,每年木材生产任务量都在15.000m³之上,任务量大、作业条件艰苦。每到冬运大忙季节,由于是深山区气温低、雪大,天气寒冷,积雪最深处可达2米多,经常发生集材、运材路因大雪阻断现象。因林场男职工全都工作在木材生产一线,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这支巾帼突击队的女工们就主动请缨,递交“请战书”,个个争先恐后,冲上生产一线,在厚厚的积雪里开辟出一条生产通道。2010年12月第一场清雪会战开工那天,不到早上5点,天上的星星还眨着睡眼,班组的姐妹们就走出家门,精神抖擞的奔赴“战场”投入“清积雪、保生产”劳动会战之中,为冬运生产保驾护航。
在清雪劳动中,她们两人一组,分段劳动。姐妹们为了在白茫茫雪山上能够便于互相辨认,她们每人都在厚厚的帽子围巾外系上一条红丝巾。这也因此成为这个巾帼突击队的一个标记。春节前夕,女工刘殿华因天气寒冷患上了重感冒,可为了尽早完成积雪清除任务,她咬紧牙关,硬是挺着病弱的身躯白天坚持上山生产,晚上回来点滴输液,硬是不下火线。女工郑桂清脚趾冻伤了,可她默不作声,仍然坚持清雪劳动,直到完成任务,大家才知情。为了抢时间,争主动,姐妹们各个争先恐后,奋发作战。清出一段运材路,运材车辆就立即紧跟着冲上山顶,投入木材运送。数九隆冬、滴水成冰。姐妹们趟着齐腰深的积雪,挥锹抡镐,各个累得汗流浃背。有时汗湿棉衣,冷风一吹,冰冷彻骨,硬是靠体温将衣裳塌干。尽管如此,但大家以苦为乐,无怨无悔。为了不使早上带的馒头到中午冻成冰坨,姐妹们就将馒头装在一个布制饭兜里系在腰间,一个上午饭不离身,用自己的身体为馒头保温。中午吃饭时她们两人或四人围拢在清雪劳动的运材路上,吃几口馒头再就一把雪。当记者问她们为什么不带水时,队长孔凡玉微微一笑着说:“带水等到中午也都冻成冰块了,带在身上还影响干活,所以就以雪代水了,只有轻装上陈,才能干到哪里吃在哪里,才能抢时间完成任务啊!”就这样,原计划五天任务三天半就完成了。生产一线的男职工们都竖起大拇指敬佩地说:巾帼突击队的红丝巾飘到哪里,哪里就畅通无阻。
忘我的情怀,在大山萌生出翠绿的浓荫!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世世代代生长在林区的林业工人改变了过去靠山吃山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只有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绿色家园,才能真正实现“山青、水秀、天蓝、人富”的发展目标。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成为巾帼突击队新的使命和责任。在2011年春季的植树造林生产中,巾帼突击队承担了林场800亩的全部造林任务。春造季节,同时也是采集山野菜的黄金时节,林场的妇女们早就急不可耐地纷纷走进大山里,将一筐筐山蕨菜、山芹菜等变成“真金白银”,尽享收获的喜悦。然而,女子突击队的姐妹们一接到植树造林任务通知,有如接到十万火急的军令,就毅然决然放弃赚钱的机会,立即投入到植树造林会战中。面对有人说你们真傻,不懂赚钱的讥讽,她们坦然回答道:只有大山绿了才是真正的富有!植树造林会战中,副队长窦金梅不慎将左手腕扭伤,巨大的疼痛使她汗如雨下,姐妹们都劝她回家休息几天。她说:“一年四季顶浆造林就这么几天好日子,耽误了任务心里怎么能踏实呢。”硬是强忍着钻心的红肿疼痛坚持完成任务。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彭桂莲的孩子在柴河局址上小学,距离林场145公里。五一孩子放假打来电话说好想妈妈,让妈妈来看她。听到孩子几近抽泣的声音,她忍着泪水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很忙,不能去看你,等你放暑假回来了妈妈给你做好吃的补偿你啊!”张万凤知道别的父母大多一个月左右就要去看看孩子。可她已经一个学期也没有去看孩子、陪孩子了。有时想孩子想得受不了,就默默地一个人掉眼泪,然后擦干眼泪,又生龙活虎地投入生产劳动,用忙碌的劳动冲淡内心的深深愧疚。
女工任红丽一次在用镰刀割树棵子时遇上了一个马蜂窝,瞬时成群的马蜂嗡嗡作响朝她袭来,尽管左遮右挡,姐妹们也不顾危险争相相助,她还是被马蜂蜇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痒痛难忍。晚上回家后,爱人心疼的告诉她说马蜂蜇人是有毒的,需要输液治疗。可她晚上回家点滴输液,白天又出现在劳动现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女工王兆荣的爱人患骨癌晚期,在家养病的日子里,王兆荣每天收工回到家都要照顾丈夫,给丈夫喂药端水、洗澡擦身、做饭洗衣,总是忙到半夜时分。第二天早早起床,准备好一天的饭菜。再匆忙与姐妹们一同乘车上山参加生产。细心的人发现,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王兆荣竟然瘦了30多斤。可她从没有与人说起一句苦,喊过一声累。
深山里的三伏天,早晨树林里露水浓重,常常打湿衣裤;中午,艳阳当头,树林里闷热难耐;傍晚时分,蚊虫成团,蜂拥叮咬,痒痛难忍。姐妹们还要时刻防止躲避着毒蛇猛兽的侵袭。遇到天下大雨就在在树下躲避一阵,小雨不停工冒雨生产。身上衣服湿透了经常是用体温烘干。
当记者问及支撑大家这样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奋战的原动力是什么时,大家的表情立刻凝重起来。半晌,队长孔凡玉痛心地说:“这一点我们是有过血的教训的。计划经济时期,生产主要是靠砍树为主,树砍光了,森林减少了,森林资源被破坏的很严重,我们附近的一个林场了爆发洪水引发泥石流,夺走了40多个父老乡亲的生命。当时我们林场也是冲毁了很多的房屋道路良田,卷走了很多牛羊牲畜,这是大自然的一种惩罚,我们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是大山的儿女。所以,今天我们建设家园、绿化家园,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啊!”
铮铮誓言真如铁,巾帼丹心映日月。经过巾帼突击队女工们的艰辛奋战,昔日一片片由于过度开采、乱砍滥伐导致的荒山秃岭再披新绿,呈现一片蓊郁葱茏的盎然生机。
如钢的意志,辉映出时代的耀眼风采!
在2011年的抚育生产中,由于抚育范围是天然林,树木丛林密度大,横倒竖卧的灌木丛、藤条枝蔓漫山遍野,给抚育生产带来了很大难度。见大家面露畏难色,队长孔凡玉一马当先,冲进密林:只见她镰刀飞起之处,细枝藤条,清理干净;大斧抡起左劈右砍,粗枝灌木,规放有序;关键之处,弯把锯锯沫飞花,攻坚克难,摧枯老朽。在她的带领下,大家一拥而上,一会功夫,一条笔直规范的顺山抚育带出现在大家面前。不仅如此,孔凡玉还处处发挥队长的带头作用。两人一组抚育,别人都想选个能干的为伍。可她总是选身体较弱的女工一组;一天快收工时,她总是再鼓一把劲,加快速度干完自己的分担任务再去帮助别的姐妹;哪里的活难度大她就出现在哪里。当记者问及孔凡玉比别人多挣多少操心费时,女工们回答说:我们班组历来实行的都是集体计件工资,就是完成一项任务大家平均分配工资,所以她与我们大家一样,一分不多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的的带动下,姐妹们以苦为乐,藐视困难,不畏艰苦,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巨任务都冲锋在前,彰显出巾帼英雄的风采。
女工彭怀枝由于常年奋战在深山老林中,生产中经常被大雨浇得全身湿透,从不叫苦,继续奋战。为了方便生产,还常常跪在湿气较重的林地上割灌木藤条,所以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遇到阴雨天,关节和两腿疼痛难忍,但她没有因此休息过一天。
女工齐瑞凤的老父亲因心力衰竭在局址职工医院治疗近一个月的时间,齐瑞凤也没能去看望一次。等秋整地任务完成后,她去看望已经病愈出院的父亲时,见经历一场大病劫难明显憔悴衰老的父亲时,一种愧疚和自责涌上心头,止不住的泪水潸然而下。
金秋瓜果飘香,满山金银闪光。2011年,晨光林场施业区内迎来了多年一遇的蘑菇、五味子和红松果丰收年。班组的姐妹们趁难得的生产间隙纷纷进入山里每天采得筐满兜圆。就在大家喜获丰收时,林场要求巾帼突击队投入秋季刨穴、抚育5000多亩任务的通知就发了下来。队长孔凡玉、副队长窦金梅当晚就挨家挨户登门通知姐妹们来上班生产。第二天早6点,当班组全体女工一个不少地全部集合在林场场部乘坐通勤车奔赴山场作业时,一直心存顾虑的林场几位领导眼里都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是啊!假如这些女工如果每天入山采集山货一个秋节就要多挣几千元钱,可是任务面前,女工们选择了放弃个人利益而无条件地服从大局利益,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汇聚成我们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
每天早上6点,女工们一道“乘站”敞篷车向抚育山场进发。深秋的深山林场寒气袭人,车子开动,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身上,女工们都互相挨挤在一起取暖,呼出的气息都凝成一团团白雾,有的因冻得手脚生疼,只好在车子的颠簸中靠不停地搓手跺脚来缓解。经历近一个小时崎岖难行的路程,来到生产山场。她们马不停蹄地投入生产作业。尽管如此,她们仍然乐观地说:天冻闲人,越不干活越冷,一干起活来身上就暖和起来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她们始终争分夺秒地奋战劳动,没有休息过一分钟、没喝上一口水。一气呵成完成了一个山坡的抚育任务。中午吃午饭时大家互相交换着自己带的咸菜让姐妹们品尝。刚一吃完饭,顾不上休息片刻,她们又趁此间隙,用磨出厚厚的老茧和一个个血泡的双手,熟练地拿出磨石,打磨着镰刀斧头,为下午的生产劳动做好准备。她们就这样用无声的行动书写了一个个看似普通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就在山风猎猎的工作现场,见女工们干的热火朝天,记者也跃跃欲试地拿起镰刀对准身边一颗小树准备一展身手。见此情景孔队长急忙拦住记者将要挥下去镰刀说:不能砍。记者困惑地问到:你们不是将这样粗细的小树都砍倒码垛在两侧了呀?孔队长微笑着说:这棵小树不一样,它是名贵树种黄菠萝。接着她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起在这片深山老林里,共生长一百多个树材种。其中东北三大名贵木材“三大硬阔”: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数量很多,这里可是一个巨大的林木资源宝库啊。记者问她们何以这样知识“渊博”?一名女工快人快语地说:“学习呗,新时代的林区职工不学习怎么行?我们边干活边请教营林技术员,我们在家里也都有几本林业知识方面的书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翻书看看。”
经了解得知: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在多年来的生产实践中,这些女工十分注重学习掌握科学人工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知识技术等,学习《植树造林技术规范》、《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和《森林木材树种识别方法》等现代林业知识,现在女工们已经能够根据各树种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合理的密度、树种搭配及造林方法,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一座座大山也正是在她们的汗水和知识的滋养下越来越林木茁壮,郁郁葱葱。
辛勤换来硕果丰。经过紧张奋战,林场2011年的植树造林、秋整地和森林抚育等任务全部按时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过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又是一年芳草绿。现在,女工们又投入到新的一年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伟大实践中,决心以新的成绩,为大山增添一抹新绿,为建设家园,保护生态再立新功。
俗话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这群朴实的女工们,常年奋战在深山老林里,风吹日晒,阴晴冷暖,蚊虫叮咬,辛勤劳作,脸晒黑了,皱纹、斑点悄悄爬上了曾经青春娇媚的面颊,可她们从内心深处所焕发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蓬勃向上的活力,勇于攻坚克难的自信,甘于奉献的巾帼风采,成为大山深处一道美丽的风景,折射着社会主义新林区灿烂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