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飞,沾河林业局第三高级中学的学生。上课前,几个朋友约好要进行一场短跑比赛,英语课就要结束了,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冲向操场。和晓飞赛跑的是他的好朋友刘逸民和陈为增。
刘逸民:李晓飞挺好的,如果跟他很熟的话就会对你挺好,有点外向,学习都挺认真的,对朋友也不错。
陈为增:对别人比较热心吧,他的热心是另一种热心,比如别人受伤了,他就会找你玩,开玩笑。
对于朋友来说,晓飞是快乐的、热心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晓飞背后的故事。那是2001年的一天,让刚刚懂事的李晓飞刻骨铭心。“那时候应该是中午,吃完饭之后我爸跟我奶说,就把我搁这儿了,过年的时候会回来看他,顺便再给点抚养费,然后就走了”李晓飞略显轻松的说。
晓飞说的奶奶就是黄瑞芝。当时的黄瑞芝无儿无女,靠每月90元的遗属费生活,与小飞家更是非亲非故,尽管这样,她还是没有丝毫犹豫的说“行,我给你照顾晓飞”。这一年,黄奶奶65岁,晓飞6岁。
结果他就再也没回来,打手机号就换了,再打就收不到了,这不是他的号码,再就没联系上了。就这样3年过去了,晓飞的爸爸还是没有踪影。邻居们见他们生活的艰难,就劝黄瑞芝把晓飞送到孤儿院,黄瑞芝说,她也想过要不管,可是小孩要送孤儿院,总是没有爹妈照顾的好,孤儿院再好也不像在自己跟前照顾得那么周到。舍不得孩子的黄瑞芝看了看孩子,做了另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收养晓飞。那一年,黄奶奶68岁,晓飞9岁。
从此,户主黄瑞芝的户口本上多了一个叫做李晓飞的孙子。养个孩子远比做个决定要难的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温饱。黄瑞芝想开个食杂店补贴家用,可这并不容易。 “开食杂店,那时候没有钱,就上人家那里佘去,就上那个东来批发店,竟在那里佘了,我认识呀,就到那里一回佘两兜,拿回来买,卖完再给人送钱,再佘,就是那样的,一点一点佘的,就维持我俩生活.”
一年冬天,天冷路滑,黄瑞芝进货的路上手臂摔成粉碎性骨折。看病要用钱,这可把黄奶奶心疼坏了,因为晓飞要上中学,3100元学费,对于黄奶奶来说,这是天文数字。“那我不能不想交,不想交孩子就不能上学。要再晚一个月入学孩子就更撵不上了,那我寻思那就慢慢还呗,后期给我补助了这挺好,学校给补助了2000元,工会给我补助500元,完了一共补了2500,那500块钱就是慢慢还。”黄瑞芝说,那500块钱她还了一整年。
渐渐的晓飞长大了,也会帮奶奶干些活,而这祖孙俩的故事开始被人知道,很多人舍近求远到食杂店买货,帮助他们。一提起这些,黄奶奶就很激动。“他从兜里掏钱,我没接,他说你拿着吧,大娘快给你吧,你拿着回去买点柴火,我说我不用,我说你也有家有业的,实在不行我就扑腾就给他跪下了,我就哭了,完了后来大伙撕把,他说不是给你的给孩子买个本买个笔啥的。”
当初的一句“行,我给你照顾晓飞”的承诺,让黄奶奶守候了整整12年。12个寒来暑往,虽然粗茶淡饭,住房简陋,但晓飞一直在奶奶的呵护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一年黄奶奶77岁,晓飞18岁。
黄瑞芝说,如今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不是那么太好,但只要有她在,就一定将这孩子抚养成人,让他成家立业,长大学习好报效祖国。如果自己不在了,
她也会提前给信访办、局领导打招呼,可以给共产党抚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