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盛开时节,走进森工绥棱林业局,宽畅干净的街道、整齐错落的绿化带、穿梭往来的车辆、幸福乐观的居民相继映入眼帘。一种以长效机制管理,用文化经营城市,建管同行的理念,让这座城市处处洋溢着现代与文明、幸福与宜居。
绥棱是森工建局较早的老局之一,经历过环境管理粗放,硬件设备差,风天垃圾与纸屑满天飞,春夏蚊蝇到处串,群众上访接连不断的“阵痛”。2011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他们抓住实施小城镇建设契机,大气魄实施“再建一个新绥棱”一座现代新城的梦想。在推进中,该局注重新城“新”气象,坚持用“新”理念来经营城市,确定了山型环境长效机制,即以“让人人都生活在花园里”的目标为“山峰”;以创建“卫生城”、“花园城市”为山岭;以出台制定各种居民公约、规章制度、宣传方案,实施晨练工作法、各种监督机制为山脉,以战线领导、市政管理处、街道办事处、城市大队管的齐抓共管,志愿者、居民自治,“五型”社区分别管理、开展各种活动为山基的“山”型体系,引领着绥棱宜居环境建设的常态化。
在推进当中,绥棱将抓好环境建设看作民生工程中的重头戏。每年从春到秋都会有资金投入到环境、绿化等建设当中,修善破损的路基石、补浇水泥路上的裂痕、铺平居民小区破损的人行道、补齐路旁的绿化带、栽植花草、更换老化的供水管线、拓宽道路;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发放福利,购买环卫硬件设备和车辆;取消居民垃圾箱,增加环卫人员定点上门收取垃圾;增加小区保安和物业管理人员…..一件件看似细小的工程改变着曾经因发展和建设加速带来的粗放式管理,城市环境建设在实施中走上科学化、精细化轨道。
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约束人、管理人成为环境建设管理的“利刃”。为了让林区的环境建设保持整洁、清新,绥棱林业局实施党政一把手“晨练工作法”、局长一线工作法,他们每天利用晨练时间发现问题、接待群众反映情况。288公顷局址的大街小巷都留下党政一班人研究落实方案,现场办公的足迹。推进中,该局建立的战线领导监管,市政管理处全面负责,环卫工人划点划区,街道社区开展居民事议事厅来反映情况和信息反馈制度。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绥棱将环卫公司更名为市政管理处,管理功能从过去的抓环境卫生扩大到物业管理、美化亮化、环境建设等几大功能,责任落实到分管区域和个人。对于环境建设落实差的部门和个人,将按照奖罚办法严格追求和惩处。
“环境的好坏,管是一方面,居民自己保护环境更重要。”为了转变60多年来在人们心中垃圾乱扔、随地吐痰等诸多不文明现象,该局通过领导带动、宣传文化引领、街道社区入户做工作、居民小区开展活动、在学校中小学生进行教育等多种方法来助推观念转变。每年花样翻新的“一十百千万”文化工程,一年20多场的广场文化演出,都成为开启观念转变的钥匙,群众在观看节目中,各种以爱护环境、建设家园从我做起的小品和歌曲、情景剧等文艺节目,在给群众带来哈哈一笑同时,也在润物无声中起到了约束、熏陶的作用。
一个月、一年、三年…..绥棱从点到面、从群众到领导,从大到小、从上到小,逐渐形成的全员参与环境监管和建设的管理长效机制网络,为该局实现建设现代化城市夯实了基础。无论何时走进绥棱,入目所致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与绿化带相得益彰,曾经冰雪初融时的“大会战”已经被春天井然有序的科学化管理所代替,曾经夏季里臭气扑鼻的垃圾箱已经被一垄垄黄瓜、茄子等蔬菜地释放出的芳香所取代。园林式小居、生态小区、欧式小区成为如今绥棱社区的主打风格。环境管理转为精细化,居民的思想观念、文明素质、健康生活方式发生着转变,大街小巷处乱扔垃圾、攀折树木、花草现象基本杜绝。曾经的“林大头”变成了“城市人”。
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更成为外地来绥棱旅游、参观、学习人羡慕的宜居地。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中,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绥棱林业局从点到面、从领导到群众都在参与的建设和监督的环境建设长效机制,正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