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直面急难险阻与死神一较高下
——记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李勇
排爆手,特殊而又高危的职业,他们在“战场”不需要围观者的呐喊助威,有的只是在自己的“无声世界”
里瞬间判断,解除危险。特警六大队副大队长李勇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排爆手之一,他除了要经历严格心理
训练和苛刻的专业装备培训,更要——
今年34岁的李勇,已经在排爆手这个与死亡亲密接触的岗位上工作了近11个年头,特殊的职业决定了他的性格沉稳平和,但却思路敏捷、判断力极强。
每次出任务就预示着重大险情的来临,行走在生死的边缘,李勇却从未退缩过,因为他深知社会平安的“生命导线”就拽在自己的手里,作为排爆手必须直面死神,不容有失。
警营淬炼——
从一名烈属成长为优秀的全能特警
李勇的父亲李广民在一次执行公务时为了保护战友,义无反顾地挡向歹徒的尖刀,牺牲那年,李勇只有17岁。“父亲是英雄,自己要更加努力,决不能给父亲丢脸。”李勇说他那时就励志要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人民警察。
从省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的李勇,最终成为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一名特警,从此,办公室、食堂、家中都成了他的训练场。个人的韧劲加上警队特有的氛围,让李勇迅速成长,体能、攀登、垂降、游泳、小组战术项项出色,擒敌拳、警棍术、射击样样精通。
李勇的优异表现和展现出的潜能让支队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06年,支队成立排爆大队,领导找到了李勇,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加入。特警六大队大队长齐欣回忆说:“李勇既有过硬的技能,又具备优秀的政治和心理素质,他还特别爱钻研,除了刻苦训练、实战练兵,总是查找资料,找机会学习新的技能。他在安检排爆、执勤处突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们全队有目共睹。”
无声战场——
每次任务都是与死神争分夺秒的博弈
作为排爆手,每一次排爆任务都是一次与死神对赌的牌局,如果输了,就一败涂地。2009年7月1日晚23时,有群众报警称在沃尔玛商场对面的某宾馆楼下发现爆炸可疑物。接到指令的李勇迅速携带装备赶到现场,先后五次靠近爆炸可疑物进行检测,并最终独自完成拆除工作。
参加行动的民警们回忆说,看着身着厚重排爆服的李勇一次次接近可疑物,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夜深人静,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虽然经仪器检测未发现异常,但危险依然存在,等李勇一步步解除危险后,大家才长出了一口气,手里却早已攥出了汗水。
“二百天桥下存放疑似爆炸物。启动一级反恐怖预案,立即出动排爆手、反恐装备车等反恐力量。”去年6月的一天,李勇的报话机里响起了紧急指令。迅速赶到现场的李勇再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从可疑物移动测试,疑似爆炸物转入防爆球罐,再到无人区处置,全程近一个小时,身着70斤防爆服的李勇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却绽露出灿烂的笑容。
成绩背后——
是执着、奉献与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出任务时想没想过家人?考虑过出现意外后的结果吗?面对问题,李勇含蓄的笑了笑,“想过,刚当上排爆手时想过,后来就不考虑这些问题了。这项工作特殊,一丝杂念或是手指一抖,有可能真的去见死神了。背后的事儿就交给战友和组织吧。”
为了不让自己分心,更不愿给家人平添烦恼,李勇隐瞒自己是排爆手很长时间,要不是妻子的朋友在排爆现场认出了他,李勇决心一直瞒下去。李勇说自己的父亲就是因公牺牲的,他不想让家人太担心自己。
李勇的妻子魏琦说:“特警的工作特殊,平时培训、训练多,十天半月不回家,电话打不通是常事,要不是朋友告诉我,还一直蒙在鼓里呢。虽然如此,我还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他,谁让我是一名特警的妻子。”
一名合格的排爆手,必然要舍弃很多,李勇亦是如此。结婚时放弃了婚假,母亲住院他也没耽误过一天工作。工作中,他既是教练员,和学员一起“摸、爬、滚、打”,又是战斗员,接到指令立即奔赴排爆一线。
□本报记者 王庆国(齐齐哈尔日报2015年4月20日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