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过河就是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从一定意义上说,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制定的再好,如果没有过硬的执行力,也只会纸上谈兵,落到空处。笔者过去服务的一位老领导,在多年的部队和地方工商工作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抓落实的工作方法,他简单命之为“五六七工作法”。结合这次全省党委办公部门开展“增优转提”主题活动,重温“五六七工作法”,作为办公部门的普通一员,对如何立足岗位抓落实又有了一点新的理解和体会。
一、“五六七工作法”的基本内容
“五六七工作法”是统称,具体包括全面履行职务“五步法”、抓专项工作“六步法”、抓具体工作“七步法”。
(一)全面履行职务“五步法”。主要内容:运筹工作——布置工作——检查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工作。
总的要求:运筹工作要想到各自的责任;布置工作要明确各自的责任;检查工作要对照各自的责任;总结工作要兑现各自的责任;汇报工作要讲到各自的责任。
具体要求:运筹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贯彻上级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合理谋划布局。布置工作要讲清任务,明确重点,明确责任,提出具体要求。检查工作要把握思路,深入实际,对照各自责任,按照工作标准,检查实际效果。
总结工作要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分清主次
责任,兑现奖惩规定。汇报工作要概述过程,归纳特点,说清问题原因,提出下步设想。
(二)抓专项工作“六步法”。主要内容:搞好教育(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明确奖惩——强化监督。
具体要求:搞好教育要做到“四性”,即针对性、及时性、普遍性、实效性。明确任务要做到“三到位”,即情况分析到位、内容掌握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制定措施要做到“三要”,即要保证重点、要具体可行、要落到实处。落实责任要做到“三要”,即责任要明确,责任要具体,责任要量力。明确奖惩要做到“四要”,即要及时,要公正,要适度,要兑现。强化监督要做到“三要、四坚持”。“三要”,即要及时,要具体,要叫真。“四坚持”,即坚持检查制度,坚持汇报制度,坚持分析制度,坚持讲评制度。
(三)抓具体工作落实“七步法”。主要内容:交代任务——明确标准——解决困难——限定时间——跟踪问效——总结讲评——向上汇报。
具体要求:交待任务,要说清楚让受领任务者干什么。明确标准,向受领任务者讲清完成任务的质量标准。解决困难,给受领任务者解决为完成任务所提出的合理要求。限定时间,向受领任务者讲清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跟踪问效,布置任务者要深入工作现场,组织督促任务完成。总结讲评,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奖优罚劣,调动积极因素。向上汇报,及时向布置任务领导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请求指示要求。
二、对“五六七工作法”的基本认知
诚然如老领导所言,“五六七工作法”的目标是提高执行力,核心是务实,本质是责任,基本要求是精、细、严,表现形式是规范化、程序化。笔者认为,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实践操作性。对于一名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从政阅历较浅的干部,虽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理论、业务素质,但切实增强执行力,摸到抓落实的“脉”,也是成功的重要保证。从“五六七工作法”的语言使用和内容表达来看,“五六七工作法”的第一要义是作用于实践,旨在提高干部的执行力,有着促进实际工作的务实功效。它对整体上履行职务工作、对一个方面、一个阶段、一个角度抓专项工作、对抓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提供了可行、需行、必行的遵循和提示,简单明了地阐明怎么做,标准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有利于自身执行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权责对称性。笔者认为,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所能行使的权力和担负的责任有大权力、大责任和小权力、小责任之分,所谓大小,不仅有分量轻重的差别,也有宏观与微观的区别。就此而言,所谓“大权力、大责任”,就是享有岗位职责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所谓“小权力、小责任”,就是在履行岗位职责工程中无论对整体工作的把握和安排,还是对相对重要的某一方面工作,甚至对每一项具体工作都享有决策和组织实施的权力和责任,也有承担决策后果的责任。这种权力和责任的对称性,也体现在“五六七工作法”中,形象比喻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的孩子谁抱走”,必须明确干部在具体履行岗位职责中责任。通过责任的区别、明晰、履行和兑现的实际过程来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起到规制和激励的双重作用。
(三)无缝衔接性。通观“五六七工作法”,从履行职务的运筹工作、布置工作、检查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工作,到抓专项工作的搞好教育、明确任务、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明确奖惩、强化监督,到抓具体工作落实的交代任务、明确标准、解决困难、限定时间、跟踪问效、总结讲评、向上汇报,整个过程始终贯彻的是细密、严格、精益求精的细节工作理念,强调的是符合事物发展逻辑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水到渠成,体现的是抓一项工作的本质要求,即有始有终、有因有果、有头有尾、首尾呼应,力求以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操作规程来保证工作效果最优最大,防止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和“无规矩”现象的发生。
三、由“五六七工作法”引发的落实撮要
(一)要注意养成抓落实的习惯。凡是有一定机关工作经历的同志都可以看出,“五六七工作法”不是一种理论知识,而是一种实用技能,它从工作的规律性角度来探究落实的方法路数,实现了自身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对事物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与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由此,笔者感到,当前谈抓落实,首先要养成抓落实的思维习惯,着力克服重部署、轻落实、重措施、轻落实的思维惯式,把思维的着眼点首先要放到如何抓落实、怎么能抓落实、如何创造条件抓落实上,把“严”“实”作为一种思想、标准、模式贯穿谋事、创业的全程。另一方面,要养成抓落实的行为习惯。能够从细微处着眼,总结探究抓落实的方法,想必对抓落实必有一番实践心得。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无论是从领导的导向、单位的风气、各项工作的推进实施,还是每名干部的言行举止,都要体现抓落实的务实作风,把抓落实作为一种思想行为自觉和工作标尺,不干则已,干就干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要实事求是抓落实。谈抓落实,不是抠死卯子。要在总体脉络守规矩、出“正章”的前提下,强化创造性和创新性,结合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方式方法,提高抓落实的效率和效果。应综合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区别、重要程度的差别、任务要求的不同以及相关环节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和性格、修养的特点等各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筹谋划,合理调控,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或畸轻畸重,保证脉络承继、政令畅通。
(三)要为抓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保障。抓落实不是简单的“有条件上,没条件也要上”。事物发展有其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推进工作、狠抓落实也应最大限度具备落实的条件,才能取得落实的最佳效果。笔者认为,一是要形成抓落实的社会氛围、政治环境、激励导向、人心共识,使抓落实光荣、抓落实者受重用,不抓落实落伍、不抓落实者受批评成为工作主基调。二是要强化领导对基层抓落实的支持力度。在遇突发情况时,上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及时着力协调解决好落实中各个环节必须的人力投入、人员搭配、物力保障等问题,保证抓落实的心力一致,上下拧成一股绳。三是要抓好人员素质能力的教育、提升和强化,为抓落实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省工商局办公室 郭之华)